农历戊子年,贞观二年,二月初三,今天是注定名载史册的一天。
长安的寒风还有些清冷,可是当全国各地的士子们涌入这一座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之时,长安城一股热情便直上云霄。
金鳞岂非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
过两日便是一年一度科举的日子,寒窗苦读数十载,只为一朝上九天,寒门的学子们积蓄了一年的苦读,只为在这一刻绽放,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与往年相同,士子们摩拳擦掌,大雁塔前纷纷祷念,只望科举上能妙语连珠,一飞冲天。
长安热烈的气氛亘古不变,士子们纷纷在各大酒楼宴请好友,只希望自己和好友们今年都能拿到一个好名次,但和往年不同的是,一个叫做南山书院的长安高端科学机构也开始在招人报考,众多士子还在好奇这南山书院究竟是何物时,没想到《大唐新闻报》上就连续刊登了两条重大新闻。
一条就是大唐舰队要出征的消息,这条消息还让士子们多看两眼,但另一条便让所有的士子们癫若疯魔,那就是这南山书院毕业的学生保送进入政府机关任职。
这条消息如同一根导火索,引爆了整座长安,到处都能听到士子们在讨论这件事情。
读书是为了什么,很多人都说不清楚,但位列高官,光耀门楣绝对是读书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所以当《大唐新闻报》上写出南山书院毕业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政府机关任职时,所有的士子都心动了。有才气的决心要上书院。没才能的打算去试一试。就这样,一场不亚于科举的盛事举办了起来。
终南山下,南山书院。
在一片巨大的广场上,坐满了准备考试,心情忐忑的士子。
李二对于花费巨资建立起的南山书院很是重视,派出长安四百玄甲军维持纪律,只见在广场上不时有身披铠甲巡逻的玄甲军,看起来威风飘飘。让这些士子们越发的紧张。
此番大考因为时间所迫,所以没有固定的考试地点,众多士子们只能参与露天大考,在寒风中等待很是寒冷,这时,刘七张二带着一批人遵照徐阳的吩咐,很人性化的扛来了一批蜂窝煤炉,四个士子身旁放一个,火炉的温暖很快边让士子们感觉暖和多了。
李纲,陆德明。颜之推,孔颖达四位当朝儒家元老级的人物亲自前来主持大考。旁边还坐着数学院参事谢永,化学院兼数学院院长袁天罡,医学院院长孙思邈,以及天文院院长李淳风。
只见广场前面的高台之上几位大儒和道长都身穿盛服,面前摆着一个大火炉,火苗燃烧的正旺,一点也不觉寒冷。
“咳咳。”李纲站起来发言“自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废九品中正,天下士子便有一登天之途,此为大善之举,今南山书院亦同为此,以教化天下为己任,书院学子皆需为人中龙凤,中流砥柱,为文风之脊梁,道德之傲骨,文武全才,方为我大唐栋良,我宣布,南山书院第一届大考,正式开始。”
随着李纲的话音落下,三名小厮就扛着一根巨大的香炉,上面插着一个长长的点燃的贡香,然后有数名小厮敲响了旁边悬挂的一口青铜大钟。
“咚....咚....咚....”随着钟声,数百名小厮开始分发试卷,士子们怀着一颗忐忑的心接过试卷,原本信誓冲冲的想一展身手,可是一观试卷顿时傻眼了,只见满张试卷密密麻麻分为六大块,上面写着一些奇怪的东西,有叫物理的,有叫化学的,还有算学题和医学题,只有语文一大块和作文还算正常一些,考的是些文赋诗词和古今论辩。
考试的时间对于士子们来说自古都是那么快,有人闲庭信步,有人抓耳挠腮,两个时辰的时间很快便过去,当青铜大钟再次响起时,李纲站了起来,庄严的喊了一声:“收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