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都是慎重考察过的,消息怎么会轻易地泄l一u出去?事后,贾军师曾经仔细考察每一点,都没有找到可疑的地方,那刘安就真的这么厉害,在没有任何提示地情况下意识到这一真假同在的计策?那只有一种解释,是有人给了刘安提示,甚至是对刘安托出了全盘计划,这个人既然能知道计谋,必然职位不低,能是谁呢?育水一战,我军对外面宣扬大获全胜,功绩斐然,可是,又有几个人能够了解这其中的厉害之处——刘安带了不到两万将士逃回了樊城,可是,两万荆州军是是两万,两万雍州军马也是两万,刘安就带走了一万三千骑兵,他最珍贵的兵种并没有留下来,刘安也丧失了众多的将领,可司马懿c甘宁c张任等人都冲出了重围,法正,如果没记错的话,也是在就快冲出重围的时候才中了流矢,所谓的雍州名将,真正阵亡c投降我军的又有几个?这才令刘安在数年里迅速恢复元气,成为今日祸患。而我军则不一样,乐进从此成为废人,高览是河北名将,却阵亡在疆场上,更有蒋义渠等重要将领,也都牺牲,这能算得上是场大胜吗?这场争斗,亮点却在将军身上——将军虽然没赶到预定地点,却枪挑了黄权,烧了粮草,大半计划都已经完成,该怎么说这件事呢?如此看来,就出现了一个可笑的规律,刘安每次遇到父王便会败北,而每次败北遇上将军总能够成功拖险c甚至挽回颜面,怎么会这么巧呢?若说这一切都是巧合,那今日地事就更巧了。父王刚刚出行,张松便到我军下战书,跟着晚上将军便抓获了程不全,随后就查到了程银身上,好顺利啊,将军又立了一功,这不是太巧了吗?”
听着曹丕一点一点地问,夏侯渊是心如刀搅,他怎么也没想到曹丕竟然怀疑到了自己身上——虽然自己与刘安交往,可这是众所周知地事,其中并无一点拿不出来的东西。可世事就是如此地巧,那又如何解释?想到曹操对自己的恩遇,眼泪不由涌了出来。
“末将对魏王c世子,是忠心耿耿”夏侯渊道。除了这一句话,夏侯渊实在想不出来再怎么解释。
“程银职位虽高,其实却并无多大的权力,所能调动的也不过是昔日跟随他过来的雍州降兵,能有多大作为?所以,刘安中意的是另外的人,一个能够动摇我军根基的人,夏侯将军正处在这个位置。程不全此来,如果看过去的话,正可以送一份功劳给将军,不是吗?本王记得将军禀报的时候曾经说过程不全是在离开我军营寨的时候被将军抓获的,可是,为什么他进入我军的时候没被抓获,却在离开的时候抓获?程不全不需要人护送能够瞒过将军平安进来,自然也能够平安出去,为什么这么不小心被将军抓住了呢?程不全被抓住,父子俱要丧命,他又怎么会想不到?这唯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他根本没料到将军会抓他,自然将军手到擒来。程银没有辩解,正因为他也无法辩解,他是栽在了将军的手里,所以他最后望了将军一眼。就是这一眼,让本王一切豁然而通。其实,日间里张松也许早已对将军作了一个大家都不知道的提示,也许就是关于那个刘安祝福将军的话语,由于刘安与将军向日多有交往,如今临近新年,如此话语又最是平凡不过,众人都不可能猜疑,而将军却自己留上了心,程不全此来,别说他不过是扮作普通兵士,就怕是扮作神仙,也都无法逃过将军的眼睛,捉他那是顺理成章的事。这也正可解释刘安或者是司马懿派遣张松来下战书的原因——张松身份特殊,没有一个特殊的使命,本来一个小校就可完成的任务,如何劳得张松这样重要的人来?”说到这里,曹丕终于松了一口气,停了停,也不看夏侯渊,又接着道,“这一切的一切,都证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将军在为我父子效命的同时,也站上了对面的船只。自从我父王起兵开始,将军就跟随鞍前马后,相当有功劳,可我曹丕细思过去,我父子也从未薄待过将军,将军怎么会同时踏上了两条船?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