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行。大哥,我们起程吧,早些到城里也好,省得误了强兄弟的事。”
沈念宗:“我们这就走。我看强云这些日子里累得很,人也瘦了很多。以后啊,我们都要多为强云分些事情来做,免得他为杂事分心,让他多些时间做他要做的大事,也让他多些歇息的时间。”
陈归永:“好,有什么事大哥尽管吩咐,只要我能做的就决不推辞。起程罗。”
不知不觉间,林强云来到横坑村已经一个多月,打制的刀已经送到汀州卖过三次。
吴老六他们从刚开始每天只能打出四五把,到如今已经每天能打出八c九把刀了。
听村中护送的人自豪地说,我们“双木”的刀,现在已经成宝了。每次长汀县城卖刀时还是有很多人,都是想买把好刀回去,却又失望地空手而归。以至四月十六那天,有许多人从天没亮就在店门外等着,直到买到刀了,才心满意足地回去。
也有其他打铁铺的铁匠,见这“双木刀铺”的生意这样好,也打制了不少刀子摆放到附近出卖,可人们就是不买。就是有不明底细的人,误以为是“双木刀铺”打的刀,想去买上一把。可一看刀上没有“双木”两个字的钤记,掉头就走,任凭卖刀的人如何喊叫c恳求,都不肯再回来看上一眼。
所以呀,我们“双木”这两个字,可算得上是金字招牌了。
在长汀县城内,若要买刀,人们只认“双木”这两个字。至于其他人打的刀具吗,谁也不屑一顾,连看都懒得看上一眼。
长汀县城中有叫蓝君清c蓝君河的兄弟两个,三月二十六那天每人都买到了两把“双木”菜刀。这下他们神气起来,一出门就会与人说起“双木”刀的诸般好处。不久,几乎他们认识的人便都知道他们买到了四把刀的事。有那一时没买到刀的人找上他们,情愿多出几十文来买。开始的两天他们还不愿意,后来兄弟俩一合计,觉得这也是一个能赚上几文的好事。现时把这两把刀卖了,下个墟天早早地再去买两把来就是。想要刀的人得了刀,自己想赚钱,也得了利,何乐而不为呢!
世间的事,只要有人做了第一回,就会跟着去做第二次c第三次。那一心想用上一把好刀又舍不得多花冤枉钱的人,也学他两兄弟的样早早地到“双木刀铺”外等。因而就有了天不亮便到“双木刀铺”门前排队等候买刀的事了。
长汀县城内,“双木”已经成了刀具的代名词。只要说到“双木”,别人就知道是讲刀,妇孺皆知,童叟无欺,还加上信誉保证。
林强云听到这些话,只是付之一笑,只要打出来的刀确是比别人的好,这个生意就会长盛不衰。
他正想着如何改进弓弩,这是目前第一等的大事,可没有闲功夫去管其他的事情。
第一把制出的弓弩,威力是可以了,但却显得太大c太强劲了些。正如凤儿所说的,力气稍小的人就拉不开弓弦,更不用说如凤儿般的弱小女孩了。
如果把弓弩做得更小些,只要射程能有一百来步远,射出的箭在六c七十步左右具有杀伤力就可以了。箭杆再短上那么二三寸就行。
这样做的话,体弱力小的村民也可以使用,那不就成了全民皆兵。
想到就做,林强云带领三儿c凤儿又是一阵好忙。有了上次做那把弓弩的经验,这次用了六天的时间就制出一把更为小巧的弓弩,与第一把弓弩的样子相同,但却略小了些。
这把钢弩,挂弦后弓宽二尺三,弓弩臂长一尺六,有近一石的力(约五十公斤),三儿一个人可以用脚踩着镫将弦拉开。
就是凤儿也勉强拉得动,但还是差了一寸未能将弦托拉到位。按林强云的估计,凤儿用的弩应该做成半石(30公斤)的力她才能拉开,而且只要使用单箭就行。
这下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