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崔翎真的很想哭,所谓偷鸡不成蚀把米就是指她这样的吧。

    明明只是想躲过一劫,谁料到却陷入更大的“劫难”——原本只是每日晨起受些苦累,现在倒好,整日处于老太君眼皮底下,想偷懒恐怕不好意思,想无拘无束那简直就是做梦。

    但,那又有什么办法呢?

    正如袁五郎临行前嘱托过的那般,假若她在袁家遇到了麻烦,老太君是唯一能为她做主的人。她巴结讨好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当众拒绝老太君的好意?

    崔翎暗暗吸一口气,脸上竭力挤出几分笑意,语气乖顺极了,“嗯,但听祖母吩咐。”

    老太君满面欢喜,便嘱咐梁氏和廉氏先散了。

    她对着杜嬷嬷说道,“小五那儿你熟,跟着小五媳妇一道回去收拾收拾,晌午前就过来吧。”

    杜嬷嬷连声道是,先送了老太君出了尚武堂的门,然后又折回来寻崔翎。

    她满脸堆笑,“五奶奶真是好福气,家里这么多位奶奶小姐,老太君的泰安院可从来都没有留过人。老太君这般看重五奶奶,就算五爷不在家,您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崔翎心里当然知道,她一旦住进了泰安院,就等同于纳入了老太君的势力范围,莫说府里的下人们不敢说什么闲话,便是家里四位嫂嫂,也都得格外高看她一眼。

    就譬如刚才,老太君一说让她搬进泰安院的话,三嫂廉氏只是有些诧异羡慕,二嫂梁氏的脸色可就立马变了。可见,与老太君同住,还意味着某种好处。

    她与杜嬷嬷一边往藏香园方向走着,一边说道,“我和五爷的亲事订得仓促,许多事先该了解的事都来不及了解。只知道,大嫂是福荣长公主家的宜宁郡主,三嫂出身利国公府廉家,四嫂是隆中苏氏的女儿,二嫂娘家是哪里,竟记不清了。”

    她微微一顿,笑着望向杜嬷嬷认真问道,“杜嬷嬷是祖母身边的老人,这府里的事再没有人能比嬷嬷你知道得多,我初来乍到,什么都不懂,能不能请嬷嬷提点提点?”

    崔翎说话时嘴角带着笑意,语气温和,如同三月春风拂面而过。

    不是刻意讨好,也没有居高临下,就好像只是寻常祖孙之间再普通不过的闲话家常,带着几分亲昵撒娇,听着既亲切又自然。

    杜嬷嬷没有子孙,因为老太君的关系,在镇国将军府里,她向来是受追捧的多,莫说底下的丫头婆子仆役小厮,就算正经的爷们奶奶见了她,也都十分客气。

    从来都没有人像五奶奶这样,以这样平和自然的方式与自己说话。

    她本就有心与五奶奶结交,此时自然更愿意将自己所知合盘告知,“二奶奶是鄞州梁家的女儿,她祖父梁恩道曾是帝师。梁家书香门第,门下常出大儒,本朝开元年间,叔侄三人同取进士,榜眼探花都出自梁家,被传为天下佳话。不过......”

    杜嬷嬷语气微转,将声音压低了许多,“前两年,梁家受人牵扯遭遇祸事,如今景况已大不如前。”

    她沉痛地问道,“五奶奶应该知道,咱们家二爷五年前为国捐躯的事吧?”

    崔翎点了点头,“嗯。”

    虽然孤陋寡闻,但是这些事她是知道的。

    五年前,镇国将军的第二子袁泽在平突厥之乱中牺牲,朝野俱哀,皇上追谥了武德将军。

    她这样一个不学无术的懒人,能记得这件事,是因为当年袁二郎差一点就成了她的三姐夫。

    听说两家对亲事都很满意,但合八字时却说不大好,古人迷信,这亲事便没有做成。

    后来袁二郎战死,家里祖父和叔伯们纷纷惋惜国之栋梁的陨落,然而祖母和大伯母却暗自庆幸当初那亲事没成,否则三姐年纪轻轻就要守寡,家里人于心何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