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吐番国师一行人回到长安城时,激起一场轩然大波,江湖中人议论纷纷,难道吐番国师当真有降龙伏虎的神通,连毒人都奈何不了,想当然耳,金龙必当落入吐番国师之手。

    众人心中猜疑,自是不敢前去质问吐番国师,吐番国师也没那个空闲理会,急着传信回吐番,大唐发生了大事,宰相李林甫病故,国舅杨国忠接替宰相之位,以往吐番的布局全被打乱,杨国忠任剑南节度使,在云南与吐番打过好几场仗,对吐番是深恶痛绝,此番接任宰相,难保不会拿吐番国师祭旗。

    加紧布署,吐番国师将潜伏于长安城中的细作一一过滤,有身份暴露之虞的,赶紧遣送回国,是日,吐番国师全无心再追索毒人与金龙皇气的下落,派人急忙送上国书,趁夜,吐番国师不告而别,终南山上那二名神秘高手让吐番国师心里有了戒心,说不定就是杨国忠派出的杀手,反正大唐皇帝不在长安宫中,这样作法也不算不合礼数。

    ※※※

    太子直至前一刻才得知李林甫病故,宰相府人担心靠山一倒,报复便会接踵而来,即时封锁宰相府,瞒着死讯,待众人收拾细软妥当,纷纷潜逃,太子才由安排在相府的心腹告知李林甫已死。

    不幸的消息接二连三,才刚得知李林甫病逝,紧接着宫中又传来杨国忠接任相位,太子素来与杨贵妃一脉有嫌隙,太子为求保住太子之位,紧急作了些安排,直到天色昏暗,才有空暇接见派至终南山夺取金龙皇气的孔c王二位儒者。

    太子府秘室中,昏暗的烛光,太子个性阴沉,平日议事总爱躲在让人瞧不清神色的烛光后,一名中年文士随侍在太子身前,晃动的烛光映照下,那文士方正的大脸忽明忽暗,原本应是正人君子的面貌,此刻显得有些邪异。

    孔c王二位儒者行进秘室,肃立在太子前,孔姓儒者左臂已失,用布条紧紧裹住断臂之处,毒人之毒无药可解,为求保命只好壮士断臂。二人对于此次奉命夺取金龙无功而返,心中忐忑不安,孔姓儒者强忍断臂之创,咬牙静待太子开口。

    在暗处中的太子,以着平平的语气,开口道:“二位先生,金龙何在?”

    王姓儒者赶忙回话,道:“回太子,微臣等办事不力,此去徒劳无功,还让毒人给伤了。”太子一点不在意孔姓儒者的创伤,仍旧语气平平的开口问道:“金龙何在?”

    一旁文士了解太子的心意,随之开口道:“二位先生,金龙皇气是否被吐番国师夺去?”看来这文士消息灵通,从长安城中搜得这消息。

    王姓儒者转头看看中年文士,这文士姓房名琯,向来为太子最为亲近的心腹,知此人有意维护,送去一个感激的眼神,低下头回道:“回太子,金龙不知何故藏于毒人之躯,吐番国师看似有意夺取,但并未得手,臣以为,金龙应仍在毒人手中。”房琯闻言,也开口道:“太子殿下,按王先生所言,金龙藏于毒人之躯,毒人之能天下皆知,此事出乎常人意料之外,非二人之过,孔先生为此损去左臂,算来也是尽了全力,请太子明察。”

    太子府中,似二位儒者这般高明的高手也不多,太子原是因杨国忠之事而迁怒,经房琯一说,自然改口说:“二位先生辛苦了,既然金龙现踪,二位先生又见过毒人之貌,这夺取金龙之事就继续委托二位先生。有何需要,二位先生就与房琯商量,无论如何,本王定要夺得金龙。”说着说着,声调愈来愈凌厉,近来太子的帝皇之威日盛,常令人不由得心生畏惧,秘室中的三人齐跪伏在地,应道:“臣等遵命。”

    待三人抬起头来,太子早已失去踪影,不知何时由秘道中离去,房琯举起火烛,将室内点的明亮异常,转身对着王c孔二位儒者道:“二位先生,太子吩咐,二位有任何需要尽管开口,只要小弟能帮上忙的,二位就不要客气。”这房琯最擅于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