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里的宝座在喧闹过后终于换了一个新的主人,才干平庸的大皇子在自己兄弟嫉妒的目光中,喜出望外心满意足的成为了北谅帝国又一位皇帝。在那每日里上朝散朝的金板声里,人群熙熙而来,又熙熙而去,光阴弹指已过了数月。
钱浚之俯身在王台之下,偷眼看着这位被自己亲手送上帝座的人物,不知怎的,总也找不到面对先皇时的那份敬畏。起初他以为是自己依仗大功从而小看了新皇,最近才品出,更关键的是因为在这个人身上,既没有那种与生俱来的威严,也没有那种锐意进取的雄心。
宝座呆了不过数月,先皇的孝期才刚刚开始,可这位新天子,却迫不及待的偷偷纳了几位嫔妃。这也还罢了,要命的是,一旦与臣子意见相左,他竟然总是退缩畏惧,全无上位者的自信。就连暗自庆幸可以摆布他的钱浚之,也禁不住叹息先皇怎会有这样一个儿子。
难得的是,今天皇帝似乎有些反常,甫一下朝,便急忙指派中侍传召钱浚之单独觐见。起因很简单,皇帝想要扩建安泰宫,而柳江风与铁贞等人坚持先皇丧期之内,不宜大动土木。本来这事就像以前的例子一样,臣子们一坚持,皇帝首先打起了退堂鼓。事情到了这里本该就此了结,偏偏那铁贞还要劝谏皇帝爱惜民力,非但如今不能扩建,最好今后也不要扩建。皇帝虽然懦弱,也架不住臣下一而再再而三的冒犯天威。这不,当朝时没有多说,散朝后就把他找来询问主意。
“臣以为,扩建宫殿,可算得皇上的家事,完全可以不必考虑臣子的态度。”
皇帝听到钱浚之如此表态,紧绷着的脸上终于露出一点笑意,随即又皱眉道:“但是卿家也看见了,铁贞言辞激烈,附从者也不少。朕要是执意行之,恐非善事啊。”
“皇上此言差矣。”钱浚之整了整面色,摆出忠贞的架势道:“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以微臣看来,铁贞胆敢如此杵逆上意,靠的就是他们一党势力,无视君王圣威。”
“这恐怕还说不上吧。”皇帝显然没想到,钱浚之一上来就给铁贞扣了顶大帽子,这顶帽子分量之重,便是皇帝也觉出有些不妥。“先皇在世时,常言铁贞乃骨鲠之臣。今日之争,也是他谏议大夫分内之事。”
“非也非也,皇上本性善良,此乃臣子之福。但,铁贞之流,或敬畏先皇,可对吾皇颇有不尊之意。”听到钱浚之只把大帽子扣住不放,皇帝心中一个犹豫,倒生出问个究竟的心思。“卿家此言怎讲?”
钱浚之俯首叩首,璇有抬头作激昂道:“皇上可还记得,当初立储之争,铁贞等人极力反对。虽因先皇诏书而不得已迎奉皇上,然事事与吾皇作对,分明是心有不甘。”
“当初若无卿家鼎力相助,朕十之是继不了位的。卿家之功,深在朕心,绝不会相忘。”皇帝为着他提起立储之争,再次温言嘉奖后又道:“可当日形势,虎贲c怯辟均在柳卿手中,羽林也是卿家和田将军各执一半。加上拥立老三之人甚众,倘使柳江风c铁贞果有废立之心,当真易如反掌。然众臣终究是按照先皇诏书,奉迎朕躬。以此观之,并无不尊之意啊?”
钱浚之暗骂一声这时候你倒坚持己见了,心中只得提示自己不可操之过急。他当然明白,柳江风为帝国立下的功勋,早已深深印在皇族心中难以轻易动摇。就是这位几乎被他拉下马来的皇帝,也决不会愿意随手将他视作眼中钉肉中刺,不拔不快。
想到此处,他不由佩服管捷传来的建议,居然如此贴切。柳江风c铁贞等人的影响既然不可正面撼动,那边旁敲侧击,慢慢引发皇帝的疑心就是。
“皇上,铁贞等人究竟如何,臣且不轻易断言。但柳江风一党囊括京中武备,就连先皇都有提防之心,所以才有微臣与田恺接领羽林统帅一事。当初先皇暴亡之日,若非羽林抢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