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法使将出来,虽天下英雄莫能当也。”(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天下服矣。)
独孤求败有一把紫薇软剑,因误伤义士,所以弃之深谷。大家好象觉得他满酷的,连宝剑都爱用不用,其实他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
《庄子外篇刻意》有载:“夫有干越之剑者,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宝之至也。”——庄先生有一把吴越二国合力打造的宝剑,放在了盒子里藏起来,不敢用。为什么不敢用呢?因为“宝之至也”,庄先生已经天下无敌了,再拿上一把吹毛断发削铁如泥的宝剑,还有谁敢跟他过招啊?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庄先生身边的一些朋友其实也尽皆是深藏不露的大高手。
列御寇。
武当派有一门梯云纵的轻身功夫,能凌空借力,右脚尖踩左脚背式地滞空,大家已经觉得很了不起了。但这位列先生的轻功显然已经登峰造极,他顺风起跳,一跳之后半个月才落地(有够变态的),这显然已经超脱于我们的经验法则之外了。(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返《庄子内篇逍遥游》)
惠施。
《倚天》中,张无忌抱了一块大石头横冲直撞,把华山二老打得摸不着北,力气不能算小了。《水浒》中鲁达倒拔垂杨柳,也就差相仿佛了。然而他们跟惠先生比起来,还是要差很多的。梁惠王送了惠施先生一颗葫芦的种子,惠先生用它种出了一颗大葫芦。葫芦有多大呢?制成瓢以后有三百升的容量。惠先生时常用这个瓢来喝水(这就是“海量”这个词的来历)(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庄子内篇逍遥游》)
匠人石
《连城诀》中,血刀老祖把一根头发放在水笙鼻子上,一刀斩过,发断而鼻子不伤,堪称神乎其技。但跟这位石先生一比,也就逊色不少了。有个楚国人,在自己鼻尖上涂了一点白,大小如同苍蝇的翅膀。石先生运斧如风,呼呼作响(真气四溢的缘故),斧过之处(注意是斧不是刀),白点不见而鼻子无损。(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庄子杂篇徐无鬼》)
庖丁
这位大师傅大家都挺熟悉的。《书剑》中,陈家洛的那一手闻笛起舞的功夫就是跟他学的。在这里我们着重强调的是庖丁先生的高人风采:他对敌之时,小心谨慎,目光专注,身法凝重如山,出刀快捷如风,对手瞬间被砍成十七,八段,像土堆一样散落在地上。庖丁持刀而立,环顾四野,踌躇满志,宝刀回鞘(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而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庄子内篇养生主》)
第一卷笑话锦集第1262章忏悔的女人5块3次
教堂的神甫临时有事要离开小镇,他找杂货铺的老板代替自己。可是老板说自己完全不知道怎么做。于是神甫为他演示如何做忏悔。
神甫假定一个女人来忏悔,她说:“神甫,我犯了罪对我的丈夫不忠。”
“多少次?”
“3次。”
神甫指示她念《圣经》里的某一章节,然后往捐献箱里投5元钱。
杂货铺老板看完神甫的演示后表示他学会了。于是神甫放心地离开了。
‘临时神甫’面对的第一名忏悔者真的是一个女人。
“神甫,我犯了罪,我对我的丈夫不忠。”
“多少次?”老板学着神甫的声音问。
“1次。”
“就一次?”老板有点为难了。他想了想说:“你回去再试两次,我们今天做特价,5元3次。”
第一卷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