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章

    固守在余杭等着赵奔前来的南国将军邢莱,利用潮汐起落与岸上的优势,多日来,将赵奔所率大军困陷在易守难攻的江口入海处,赵奔屡次突破防线欲率军入江口,计高一筹的邢莱,总有法子让他每进一步就得再退三步。

    率军退回海上的赵奔,从军多年,从没把几个人的名号留在心底过的赵奔,不得不欣赏,这名被南国太子派来顾守余杭的南国大将,可欣赏归欣赏,赵奔仍旧得依德龄帅令行事。

    余杭江口守有重兵不易攻进,因此赵奔放弃自江口逆流而上入余杭,改自余杭远处一带海岸抢滩登岸,同时派一支船队继续佯攻由邢莱镇守的入江口,为免大军将因抢滩而耗损过多军力,赵奔将众船舰抢滩之处集中在同一处,不分散任何军力,全力强攻,在船舰一靠近海岸时,各船舰纷纷朝岸上投出火禽火兽,先毁敌军立岸点再行抢滩。

    当邢莱识破赵奔伎俩,率大军自江口赶来时,由赵奔所率的杨军军伍,已自焦焚处处的海岸边登岸。

    同一时刻,位在余杭西北方的南国京畿丹阳,战事的硝烟也从未停止过。

    原本人心惶惶的丹阳,在太子玉权亲自击退温伏珈,并获得连番胜仗后,南国一反开战时的士气低迷,军心鼓舞c士气大振,但玉权深知,眼前的胜利,只是个假象。南国大军能守住丹阳一带沿岸没有用,因为南国虽将重兵部署在丹阳与九江一带,可杨国最庞大的军力也集中在这二处,九江若是一破,届时联合上游杨军南下攻掠国土,再齐上丹阳的话,纵使丹阳是由石头所造,也同样要破。

    他不能任九江坐以待毙。

    几回交战下来,认为南军足以守住丹阳的玉权,在另一批自国内各营赶来的军伍抵达丹阳后,速召来丹阳头号守将元麾将军盛长渊等,于丹阳守军的行辕中议事。玉权在议中作出决定,命盛长渊为行军元帅,率丹阳大军巩固京畿,绝不能让杨军登岸,而玉权则亲率十万大军赶往中游九江,去阻止杨国主力大军东进。

    当行辕中议完事的众将官纷纷退出行辕外时,留在里头并未退下的盛长渊,静静望着身为南国太子,亦身为南国人民希望的玉权。

    「温伏珈若是卷土重来,盛将军可有把握击退?」即将带兵离营的玉权,放心不下地瞧着这个与邢莱一样名震南国的大将。

    「回殿下。」他沉声应着,「末将绝不会让敌军踏上南国寸土。」

    「好!」玉权一掌用力拍在他的肩头上,「丹阳前线就全权交给你!」

    他的眼中写满担心,「殿下真要只身赶赴中游?」

    「九江不能破。」玉权为他的表情怔了怔,虽是明白他在担心些什么,可也别无选择。

    「末将明白。」

    「答应我。」玉权将所有的重托都交付至他的身上,「在我回来前,守住丹阳。」

    经他这么一说,盛长渊的眼底,顿时写满了替他抱憾的不甘。

    「殿下若是能早个年登基」与这个能文能武c且又忧国忧民的太子殿下相比,安躲在宫中的圣上不仅是无能,更是不顾国计,为何圣上不早些让这有能的太子登基呢?太子要是能够及早大权在握,他南国今日也不会落到这等田地。

    玉权听了,气息猛然一窒,用力别过头去。

    「别说了。」

    在前来通知大军已将出发的前将军,来至行辕外向玉权禀报时,盛长渊对着即将踏出行辕的玉权喊着。

    「殿下!」

    玉权回过头来,不解地看着突然跪立在地的他。

    盛长渊大声地请求,「为了南国,请殿下必定要活着回京畿!」

    然而玉权并没有回答他,只是用力朝他点点头后,大步转身离去。

    迎着西风,走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