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李复怵然一惊,茶杯差点脱手,幸亏反应的快,又将茶杯托住,但已有一些茶水溅在他的衣襟上,“若真如此,先生看来,如何是好啊?”李复有些起急。

    张彖道:“此事之先,首要镇定,”他看着李复身上的茶痕,“如方才慌乱之态,切不可再有。”

    李复点头,将茶杯放在桌上:“先生接着说。”

    “不管学士身世如何不明,如何古怪,都要有完全不变的可信说法,决不可支支吾吾,前后不一。”

    “这个胜之明白,只是在圣上面前,若连自己的身世都不明,总有些心虚。”李复说着,其实何曾不明自己的身世,一说起来,心里还真是堵的慌。

    “越是在圣上面前,就越要坚定自然。除此之外,万不可泄漏出去,给有心陷学士之人知道。”

    李复微微一笑:“陷我之人,眼下我哪里来的敌人?”

    张彖正色道:“学士万不可毫无防人之心,你道杨右相会是心甘情愿让出度支之权吗?他不过是看在圣上的安排上,暂时退却而已,如若不然,为何一点也不同意学士进行漕运的整治?那是因为,若学士整治成功,他就没有了争回财权的理由,至少是少了几分胜算。”

    李复一惊,自己只以为上次是说到了扰民之事,有点涉及他在任不力的意思,但往深处一想,何尝不是如此,只恐怕杨国忠时刻都在想着如何把这度支之权收回吧。立时收起笑容,也正色道:“先生提醒的是,胜之大意了。”

    张彖并不因李复省悟而缓和口气,继续道:“像杨右相这样的对手还在明处,学士只要心思缜密,还有防备,就怕还有的人,此时看不出是学士之敌,一旦时机改变,却立即成为学士对手,而在此之前若掌握对学士不利的东西,那才是真正的麻烦。”

    李复不由浑身发冷,想不到一旦踏上政途,便处处皆是陷阱与麻烦!

    说麻烦,麻烦就到。

    次日,宫中便来人传召,李复心中惴惴,只得打起精神,随之前去,也不知皇上到底想起了何事,会不会涉及自己的身世。

    但又一想,昨日皇上后来就不再提起此事,也许今日,是继续说漕运之事吧,那真得好好再劝说一番,早一日整治,百姓就早一日少受些苦,京师真有涝灾时,才会减一些灾情。

    就这么患得患失的想着,进了宫里,那内侍一直引他到长庆殿的偏殿,才进入禀告。

    待李复进入殿中,发现殿里人很少,李隆基正坐在那里看书,便立即上前叩拜。

    礼毕之后,才发现殿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一个道士打扮的人,坐在一个蒲团上面,正眯着一双眼睛打量着他。

    李复心中咯噔一下,上次遇到李避之,就被看出了身世有异,如今又遇到一个道士,恐怕是凶多吉少。皇宫大内,哪里该是道士出现的地方,这一切,都透着不寻常,只怕就是专门冲着自己来的,张彖的猜测也许将成为现实。

    但想归想,尤其是被张彖提醒之后,李复只得装作不知,说道:“陛下,不知召臣此来,是为何事?”

    李隆基放下手中的书,拾起桌子上的两份奏折,开口道:“昨日朕想起以前有件什么事情和卿有关,但却一时记不清,于是便要人去查了去岁所有的奏折这是去载六月,从洛阳来的两份折子,一份是东都留守李憕的,一份是御史中丞卢奕的”

    李复只觉得耳边一个炸雷,心道坏了,原来皇上想到的是这个,自己准确预测洛阳大风之事,竟然被掀出来了!

    果然听得李隆基说道:“这两份奏折都说,一位叫李复的,在洛阳大风前三天,告知了东都留守,于是上下有了提前准备,结果大风拔树发屋,却并未给百姓造成什么大的伤害。”

    李复只觉得有些恍惚,但还是坚持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