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两日后,学士府。

    赵老四和陈掌柜的同时来到,又带来了两个好消息,李复分别见了他们。

    赵老四此来,是说马车的所有部件都已制成,今日便可装配完毕。这马车车身的挡板c工字型钢板c精钢车轴c加宽的车轮都没有费太大的力气,很快就做出来了,不过轴承费了他们不少工夫,但钢珠毕竟还算小东西,想了不少磨制的办法之后也算成功了。最麻烦的反而是最不起眼的弹簧,毕竟此时没有铁丝,也不知道如何制成铁丝,为解决这个问题,竟然一直用了这好几个月。

    李复听得大感兴趣,不由问道:“那铁丝最后是如何制成的?”

    赵老四细细说来,原来他和众铁匠一起想办法,真是挠破了头皮,还是计无所出。最后还是在一次下雨时,一位铁匠光脚走路,看到泥泞从脚趾缝中被挤出来,一直挤到脚面上的时候,终于有了主意。

    这个主意说出来很简单,就是将铁棍通过钢孔挤压拉成铁丝。他们先做了钻有不同大小窟窿的钢板,再把这些窟窿做成圆锥形,将钢板牢牢固定在一个架子上,再把准备的铁棍两头锉尖,插在钢板的窟窿里,直到钢板另一面露出足够的长度,能插入一个结实的卷轴里,这时,卷动卷轴,铁棍就被逐渐拉长并卷上去。想要不同粗细的铁丝,放在不同大小的窟窿里重复便可。

    李复边听边点头:“这个道理我明白了,不过要拉动卷轴,使铁棍拉成铁丝,不知要用多大力气,你们是怎么拉动的?”

    赵老四颇为自得,裂开大嘴笑道:“恩公一下就说到点子上,起先我们试了多次,根本拉不动,后来还是在城外炼铁的那处地方,连上水车c加上牲口,还有我们一帮子铁匠一齐上阵,才终于拉成,虽然每次都拉不了多长,但作马车弹簧所用,却是足够了。我们连着试了差不多十种粗细的铁丝,最后才定下来,这弹簧一成,恩公要的马车今日便可装好。”

    说到这里,李复才注意到他的双手,满手通红,手心全是大大的燎泡,也不知用了多大的力气才会搞成这样,心中一热,不由轻轻拍拍他的肩膀:“辛苦你了。”

    赵老四却哎哟一声,脸都有些变形,用手抚了一下肩膀,又赶紧把手放下来,李复看在眼里,拉开他的衣领,却见他的肩膀上也是通红一片,都已磨破了皮,还渗着血,不用说都是拉卷轴拉的。

    李复一时间感动的不知说什么好,这就是吃苦耐劳的大唐工匠,这是中华百姓的代表,他们聪明勤劳,能吃苦,敢吃苦,在他们手中,有什么事情不能做成呢,“劳动人民最伟大”,这句话说的着实一点都不差。

    李复要少华取来伤药,亲自为他敷上,赵老四挣扎几次,都被李复按住,只好老老实实看着给他敷药,等到敷好,嘴唇颤抖好久,才终于说了一句:“谢谢恩公。”

    李复冲他笑笑:“你先歇息一会儿,等下我和你一起去看马车。”

    陈掌柜此来,也是要告知李复,经过多次的配比试验,李复所要威力颇大的火药已经造了出来。

    陈掌柜说按照李复最初的说明,以硝:硫:碳为15:2:3的比例,严格配制,一试之下,威力果然巨大,若不是李复提前告诫,要他们一定注意安全,不然当场就要被伤着了。

    知道比例之后,火药制造就太过简单了,李复绝对不仅满足于此,所以接下来陈掌柜和少数选出来的工匠要做的,是将粉状火药制成粒状,试制导火索,还有寻找硝和硫矿,以满足日后大量生产的需要。

    粒状火药很快研制成功,这对于做了这么久爆竹的“震雷坊”工匠来说,并不是很难的事情。他们将这几种原料先用水湿透,再混合起来握成块,晾干后打碎,用细筛子筛过,就成了均匀的小颗粒,然后装在大桶里面翻搅,把颗粒的棱角磨掉,这样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