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九天的傍晚,李复一行终于到达了京城长安。

    望着徐徐落下的夕阳和灿烂云霞之下巍峨的城墙,李复感觉自己的心跳都加快了许多,这就是那座带有无尽辉煌和绚丽文化的都城长安?曾在无数部书中看到过的,曾在多少人心中魂牵梦绕过无数次的大唐都城?

    长安都城的真正建立,是在刘邦即位,西汉建立,又经惠帝c武帝新建周长65里的汉长安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十二个城门,每门三门洞,可谓“通达九逵”。城中长乐宫c未央宫及城外的建章宫宏大辉煌,在那个时代,那座大汉帝国的都城已经是壮观瑰丽,举世无双。

    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后,重建“大兴城”。由前隋宇文恺规划,大唐工部尚书阎立德领导修筑,历经多年兴建了这规模宏大c豪华壮丽的长安城。全城同隋大兴城面积相当,东西宽20里,南北长17里,周长约70里,墙基厚3丈,至城门处达6丈。城内中轴线朱雀大街宽逾300步,108坊如棋盘般的布局,井然有序,城内人口超过百万人。

    这是当今天下最大c最规整c最宏伟壮丽和文化最为发达的一座城市,亦是当之无愧的天下文明之中心。大唐帝国经济繁荣c国力强盛,充满自信的一切,都在这长安城豪放博大的胸怀和兼容并蓄的精神中体现着,吸引着无数异邦的学者c官员c商人c僧侣接踵而来,所以王维说:“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如今,这座都城就在李复的面前了,望着宏伟的春明门,李复忽然觉得眼角有些潮湿,禁不住在心中默默喊道:“长安,我来了,一个千年之后的子孙来看你了。”

    进城后几日,两人走了不少地方,察看合适的宅院,李复对长安城的概貌也有了粗略的了解。

    整个长安城,皇宫c百官衙署c住宅c市集都分区设立,布局匀称整齐,街道宽广,两侧均设有排水沟,植有槐树c榆树c桐树等,还有不少果树。此时已是初秋,不少果树之上挂满了果实,很是诱人,特别是柿子树,叶子将要落尽,而小红灯笼一样的柿子悬满枝头,更别有一番趣味。

    长安的街道,即使是李复这个现代人用现代的角度来看,也是令人吃惊的,贯通南北的十一条街道,都有近一百五十米的宽度;贯通东西的十四条街道,则有一条宽一百五十米,三条宽约九十米,十条宽七十米。

    近现代的都市,街道两旁都是密密麻麻的摩天大楼,令人有一种在钢筋水泥谷底的感觉,然而此时的长安,却只使人感觉到恢宏和大气。毕竟这种广大都城的设计,不仅仅是出于实用的必要,而是本着一种理想,即帝者都天下的观念。长安是帝京,怀拥天下,唯我独尊,从容吞吐八百里秦川的气势,因此长安充满着这种魄力,这也是有唐一代开放文化的体现。

    最终两人选中了延康坊的一处规模一般的宅子做为住所。这延康坊西北便是西市,坊西有永安渠流过,名传千古的画家阎立本之宅以前便是在此间,坊内有西明寺和净法寺两座寺院。西明寺原为隋权臣杨素宅,占延康坊四分之一面积,入唐以后为太宗爱子魏王李泰宅,后来高宗立为寺,有房屋四千余间,分为十院,规模庞大。

    延康坊的北面是光德坊,京兆府衙即在其内,而西南是长寿坊,长安县衙位于其中。距离北面的皇城也很近,由住处到皇城的含光门仅仅四五里地而已。

    除此之外,李复又在城最南面的通济坊购下了不小的地方,以便将来建立工坊所用。这通济坊紧邻长安东南城门启夏门,将来出入城中很是方便。东面过了曲池坊就是风景胜地曲江与芙蓉池,北面不远则是大慈恩寺所在的晋昌坊。由于城南人烟稀少,数倍于延康坊的地方,价钱竟然还没有延康坊的贵,这倒是李复未曾预料的。

    有了住处,李复立即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