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他说明的机会,毕竟李复此前在他心中算是一位诸事精通的君子,若是换了别人,恐怕就要叫人轰出去了。

    李复回道:“今晨我看日有大晕,所以知道近日必有大风。”

    李憕不由瞟了瞟外面,阳光正是明亮之时,显见太阳必然毒辣,此时决不会有晕。说早上太阳有晕,可是那时并无旁人所见,也无法证实。即使有此事,那李复怎么就知道是哪天有风呢。便问道:“即使日有大晕,那李郎又如何知道是后日才有大风?”

    要知道“日晕风,月晕雨”虽是民间相传天气俗谣,但也不见得非常准确,更不可能推论出具体某日会有什么样的天气。

    李复见状,知道此事确实难以让李憕相信,只好咬了咬牙,道:“实不相瞒,我是一个人的再传弟子。”

    李憕问道:“是谁?”

    李复一字一字的说出了一个名字。

    “李-淳-风!”

    “太宗朝的太史令李淳风?!”“李仙师?!”李憕大惊,李彭却更是惊的心中通通直跳。

    李淳风这个名字,一直都有着神秘的色彩,也是一个传奇。他在太宗时曾任大唐司天监c太史令等职,是一位占星大家,他除了为大唐撰定历法c颁布历书外,在天文仪器制作c历法修订c天文著作编撰乃至数学c气象学等方面都有常人难以突破的论作。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非常伟大的发明家,发明创造了许多器械机关之术,甚至有他曾再造出失传已久的木牛流马的说法。

    李淳风曾注《老子》,再造浑天仪。《晋书》及《五代史》内《天文》c《律历》c《五行志》皆其所作。他还注《五曹》c《孙子》等十部算经,供国学行用。历法方面曾改撰《麟德历》,术者均称其精密。此外所撰《乙巳占》一书,是一部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占星学典籍。

    传说后来擅长天文c地理c占星的李淳风和擅长卜的同窗好友袁天罡进入仙界,合作成一本预言书,那就是著名的东方大预言《推背图》。这部奇书预言了自大唐以始逾两千年的兴衰治乱,准确程度为其他任何一部预言所不及,所以历代为世人瞩目,争相揭密。《宋史z艺文志》正式将此书列入正史,可见当时对这部奇书的重视。

    当年李淳风在朝时,就曾无数次地具体预测国事,其神秘的预言能力和准确性都令世人瞠目。贞观廿一年,长安屡见异象:先是天降大雨,雨中带有黑粟,而后白昼太白星出现。不久民间有谣传:“唐三世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太宗密召太史李淳风,商量此事,李淳风奏道:“依臣据术推之,其兆已成,其人就在陛下宫内,三十年后,当有天下,诛戮唐家子孙殆尽。”太宗当时想把所有姓武者都杀掉,李淳风劝诫道:天命不可易,况且不能妄起诛戮,祸及无辜,如若杀之,复生祸患,可能会更加严毒。太宗善其言,才停止查究。

    而当年的武则天,聪明貌美,不会讨不到太宗的欢心,太宗又是耳闻其美特地招之入宫,却在十多年里滞留才人这一阶层,得不到晋升,只能解释为李淳风对太宗之说所致。直到太宗垂危之时,又逼她出宫为尼,是因为太宗认为自古天下没有尼姑做皇帝的可能,最终也没有将其赐死,那也是因为李淳风的告诫了。

    见李憕如此惊奇,李复趁热打铁,道:“这些日子,我已渐渐回忆起不少往事。我自小随师在一山中习学数算之术,对天文地理诸事也有涉及,所以今晨见到日有光晕,再细算得知,后日戊子,恐有大风。所以赶紧前来找寻使君,请使君早作安排!”

    李复这番想法是适才在路上匆忙想出来的,若不搬出一位大家知道的高人做后台,恐众人根本会将他作为笑谈,这才想到太宗朝的李淳风,此人天文气象无所不通,又精于卜算,实在是最适合的人物。此外他说自己只学习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