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着专门送来的“太白烧酒”,谈论起元结之前做的《述时》c《述命》c《述居》“自述”三篇,李憕笑道:“其实大可不必专门做《述局》等言,说自己是‘上顺时命,乘道御和;下守虚淡,修己推分’,只要日后做出了一番事业,还怕世人不改变看法吗?”

    元结做这“自述”三篇,是为了澄清自己曾归隐商余山,而被别人看作狂者c学者c隐者的误解,他做过此文后,便从鲁县动身前往长安,却没有想到走至洛阳遇到了李复,从而改变了他的路程,也改变了他的一生。

    听李憕这么说,元结很是感叹,道:“遇到胜之以前,我虽欲做一番事业,却心知绝非那么简单,只是靠着自己的一腔热忱去闯荡。却未想到上天要我遇到了胜之,我心中忽然变的敞亮无比,真觉得以前那许多年都是白过了。”

    李复笑道:“次山这么说,可是骂我了。我又不是菩萨,点拨一下,你便鹈鹕灌顶了,我哪有哪个能耐?”

    李彭也笑道:“二哥不是菩萨,却是神仙,却不听酒坊的人都说二哥是酒神下凡呢。”

    李复愣住,摆手道:“别听那些人瞎说,若是酒成了就是酒神,将来糖成了又是糖神,织坊开了是织神,再作些冶炼c印刷诸事,那岂不是要当一圈的神,累也累死了!这神我可不作!”

    众人大笑,李彭却辨道:“酒神之事,都是酒坊那两位老师傅所说,以他们一辈子的见识,还比不过二哥这年纪轻轻之人,那二哥不是神仙又是什么?不过小弟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二哥年纪又不大,怎么得知这诸多改进之法,难道二哥是生而知之的圣人不成?”

    此话一出,席间众人都止住笑意,望着李复,李憕也道:“不错,说起来老夫也极为佩服李郎这无所不知c无所不晓的本事,只是不知道李郎究竟是从何而知呢?过了这许久的时间,李郎的记忆还未有一点一丝的恢复么?”

    李复虽然早就想到了众人会有怀疑的一天,只是没有想到现在就提了出来,一时间难以开口,想了一想,才狠下决心道:“实不相瞒,这些日子我已恢复了一些记忆,尤其是仔细思索和指导众人做新的改进之时,脑中偶尔会有我在某处读书的记忆片断,但只是稍纵即逝,难以追寻,更不能连到一起。这些改造的诸法应该是从那处书中看来,所以得知。不过我想,若是再过些时日,也许能够渐渐恢复过来,到那时,我定能知道我自己来自何处了。”说着勾起自己独处异地,难以回归的心情,双眼竟有些红了。

    元结李彭忙开言相劝,李憕见状也道:“李郎且莫伤悲,这种事情决不能急于一时,还是要静下心来,慢慢恢复才是。我有此问,也是为你着想,李郎的生意如今做的极好,日后免不了到处走动,没有官凭文书,可是处处不便啊,若你恢复记忆,能想起自己的来历,我可安排给你理清户籍,补了貌阅和文书,日后走动才能方便。”

    李复默默点头,又谢过李憕,几人改了话题,说些别事,继续饮酒欢笑起来。

    酒坊的规模在日益扩大,织坊的开工准备也日渐加速。有了“太白烧酒”的辉煌例子,李昭明,这位也曾做过商贾的管家,对李复的信服到了空前的高度。在禀告了李憕之后,决定全力加快织坊等诸事的准备速度,以便使织坊早日投入运营。

    但是在织机的制造数量上,李复却又让众人吃了一惊。

    不是因为李复要求制造的织机数量太多,相反,而是因为他要求不要制造过多。

    李昭明本来是打算按照两批,一批不少于五百部的织机数量准备的。因为此时别处也有很大规模的织坊,比如山西c河北很多地方都有超过五百部织机的私人织坊,所以大唐此时的纺织业确实是规模空前,相当的繁荣。而李复如今改进的织机织布速度大大加快,相对人工的费用就低,布匹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