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确定酒水蒸酿的最好做法,然后教给众人,严格按照要求去操作,尽快赶制出一大批成酒,好让酒坊尽快开张。”
二位师傅一边点头称是,一边问道:“既是酒已将成,还请东家示下,这酒该是叫什么名字?”
元结听了也道:“应该有个名字才对,酒坊也需起个好名字。”
李复沉吟一下,想起饮中酒仙李白,脱口道:“就叫太白烧酒如何?”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云:“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的诗名和酒名此时早已传闻天下,名震寰宇,此际用李白的字来为酒命名,倒是顺理成章。
果然此言一出,元结等人同声叫好,就连那酿酒的师傅,觉得这酒和大大有名的诗人才子李白扯上关系,自己都很有面子。
李复心中却想,自己和世人一样,仰慕李白已久,若是来到此时却未能得以见上一面,岂不是白来了此间这一趟!所谓“平生不识陈近南,就称英雄也枉然”,用到此处,就是“平生不识李青莲,就来大唐也枉然”啊!所以用他之字为酒命名,李白若得知,也许会亲自找上门来,那自己倒是省了找寻他的功夫了。
李彭喜道:“酒叫‘太白烧酒’,那我们的酒坊又叫什么名字为好?”
元结笑道:“自然就是‘太白酒坊’了,胜之觉得如何?”他作为一个文士,对李白也是倾慕的紧,心中也隐隐存了与李白扯上关系的念头。
李复道:“甚好,就叫‘太白酒坊’!”
酒名c酒坊名字都已说定,李复便拉了两人离开,以免打扰众人做事。
出得门来,元结道:“这酒大事都已定,我看胜之做的这织机也差不多了,只有我这制白糖的事情,要我等的好不着急!”
他这么说,是因为几天前,他与众人按照李复说的法子,将瓦溜小口朝下放在缸上,再把从市集上购得的红糖c黑糖放入其中,取来黄泥和成浆水,再从上淋下,果然瓦溜内一大半都已变成洁白如雪的白糖。
但制糖都在冬季,十月十一月之间,现在是五月间,市集之中糖量甚少,而且也比较贵,况产糖之地是在剑南c淮南c江南等地,本地并不产糖,所以原料就成了问题,李复只好请李昭明安排人去南方采购,估计要一两个月才能回来,因此元结才如此着急。
李复笑道:“次山少安毋躁,你我都不是三头六臂,忙完一件再做下一件。眼下先把酒坊开起来,精力放在‘太白烧酒’上市开卖上。然后有时间,可先少量购买市集中的糖,先做一些白糖打打名声。等南方采购的人回来,次山再安排大量上市。”
元结无奈道:“只能如此,现下我急恐怕也无用。只是酒坊开张与烧酒上市之事,胜之与李管家应该都安排的差不多了,我与彭弟还有什么可作的吗?”
李复一笑,神秘兮兮的道:“不但有可作,而且大有可作。”
元结与李彭一听来了精神,忙问是何事可作。李复详细给他们讲了,二人听得双眼发亮,啧啧称奇,都说想不到这买卖之事也有这许多门道,若按此举,‘太白烧酒’定能风靡洛阳,然后名传海内。
三人商量了许久,李复道:“如此安排可行了,还是去看看织机吧,看看这许久已纺了多少布出来。”
那几名女工还在织个不停,李复等人进来,却是连头都不转,专心做事。那些木匠则不等李复安排,早已自觉去做活了。
三人细看这织机,卷布导棍上卷起了厚厚的布匹,不知已经织出了多长。李复叫几人停下,拿了尺子来量,结果就连这几位女工都大吃一惊。这不到两个时辰的短短时间,几人都已织出了尺的长度,按照这个速度,一匹布只需五个时辰左右便能织完。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