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事情已办完,就不用那么着急,让他在洛阳再住一晚,第二天再从郑州返回,挂了电话,李复决定先随意转转。

    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在历史上相当闻名,特别是在隋唐之时,更是一个不亚于京城长安的大城市,有东都之称。只是岁月流逝,除了白马寺和龙门石窟,几乎已没有别的什么有名的历史遗迹,况且这两个地方离市区都有些远,这个时候有点晚了,已不便再去。李复想了一阵,终于又想起一个所在,那就是西苑。

    西苑,始建于公元605年5月,是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时所建的皇家园林,当时又称会通苑,北至邙山,南抵伊阕,西到新安,周围二百余里,占地之广,规模之大,空前绝后,堪称中华历史上最为奢华的园囿之一。

    到唐初时,西苑改名为芳华苑,武则天时,洛阳荣升为神都,西苑则随之被定名为神都苑。有唐一代,曾有六位皇帝先后移都洛阳,历时长达40年之久。作为皇家园林的西苑,范围虽缩至周围126里,但风光依旧不减当年。仅高宗显庆年间,建的宿羽c高山两宫,花费就高达3000万贯。西苑的俊美壮丽,由此可见一斑。

    正是因此,西苑成为日后无人不知c无人不晓c号称“万园之园”圆明园的鼻祖。

    想到此处,李复不由很有些期待,便打辆车直奔西苑公园。

    公园里人似乎不是很多,李复一进大门,就看见一道长长的幕墙,上面是大型唐三彩瓷板壁画“西苑胜景图”,绘的是1300多年前隋代西苑的美丽景色,看了一遍,李复才进了园子。

    此时正是初夏,洛阳一年一度的“牡丹节”在半个月前刚刚闭幕,闻名天下的牡丹大多也已凋谢,不过还有别的花草还在尽情展示着自己的身姿,阳光下的绿色,浓的几乎化不开。

    园内青瓦粉墙,玲珑典雅,江南园林风格的建筑错落有致,百余亩的人工湖碧波荡漾,湖中两个小岛上,数个亭阁的倒影在水中轻轻波动。

    李复避开周围三三两两的人群,独自靠着水边缓缓走着。一边观赏着面前的景色,一边回忆历史上对西苑的描述。

    据史书记载,西苑南部是一个水深数丈,方圆十余里的人工湖,湖上建有方丈c蓬莱c瀛洲三座仙山,高出水面百余尺,相隔三百步,山上错落有致的亭台月观,内置机关,或升或降,时隐时现,有若神变,其静之美c其动之奇,令人恋而忘返。那人工湖应该就是眼前这个湖了,可是西苑北面那条蜿蜒盘亘的龙鳞渠,面渠而建的各具特色的十六宫院,其中有“八面合成,结构之丽,冠绝古今”的逍遥亭,如今都已经毫无踪迹。

    遥想当年,隋炀帝常在月朗星稀之夜,领宫女数千,在《清夜游曲》乐声中,骑马踏月游玩,一派香艳之极的旖旎景象。之后至唐,西苑成为皇帝与群臣游玩的地方,君臣一起泛舟湖上,一边欢宴一边欣赏歌舞,其乐融融,也别有一番情调。当年的繁华,真是笔墨难以形容。

    然而,繁华之后,却是难以接受的冷酷现实,自安史之乱后,这至美的皇家园林终随着大唐帝国的衰退逐渐颓败。

    李复不禁叹了口气,他素来喜欢历史,特别是唐史,常常读起,和大多数国人一样,对于开放和繁荣的大唐极为向往,而对于安史之乱之后大唐的败落则更是感慨万千。

    巍巍中华发展至大唐天宝年间,当之无愧的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其时,从长安城西的安远门向西一万二千里都是大唐的领土,村落相望,桑麻被野,共统辖三百余郡,编户近千万,人口达五千多万,想来就让人热血沸腾。可是自安史之乱,数年间天下户口十亡,人口狂减,十多年后的大历年间,编户仅剩百万余,可见叛乱所致惨状。

    李复将目光投向远处,水面在轻风之下荡起微微的波纹,这个湖当时是叫做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