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妻子,不敢毁伤,怕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妻子,怕之终也。
上经十二章,据他说:“为怕学入道之门,其味无穷。为夫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最后,他对于今后的历史家,尚有此建议:旧礼教注重“忠孝”二字,新礼教注重“怕”字,我们如说某人怕老婆,无异誉之为忠臣孝子,是很光荣的。孝亲者为“孝子”,忠君者为“忠臣”,怕妻者当名“怕夫”。旧日史书,有“忠臣传”,有“孝子传”,将来民国的史书,一定要立“怕夫传”。
许多人读了他的《怕老婆的哲学》和《厚黑学》,还觉得有些趣味;惟前者附有《怕经》,后者附有《厚黑经》,只知套用些四书和孝经的文句,未免令人感到无聊。这话被他听见了,他立时予以答辩道:
“昔人说,世间哪得有古文?无非换字法c减字法罢了。譬如有人请你作寿序或墓志,你就信笔写出一篇文字,然后把文中的俚俗字,换为典雅字,再将闲冗长句尽量删短,就成了一篇简雅的古文。我们也可以说,世间哪得有真革命呢?所谓革命,就是革名词,不革实质,无非是挖字法c嵌字法罢了。清末以来,革命党抛却千千万万头颅,考其实效,也不过把皇帝革成大总统,总督c巡抚革成督军c省长,其他种种名词,改变一下,革命即算成功,实质则依然如故。世间许多书,都是名词变,实质不变。即如我李宗吾是个八股先生,这是实质。假如满清时,有人举发说‘李宗吾是革命党,’上峰委员查办,查办员复称:‘查得李宗吾品行端方,学术纯正,断不会革命。’到了民国,又有人举发说:‘李宗吾反革命’,上峰委员查办,查办员复称:‘查得李宗吾品行端方,学术纯正,断不会反革命。’品行端方,学术纯正,实质全没有变,在满清时不革命,在民国就曾革命,岂非奇事?世上又有一种人,品行实在不端方,学术实在不纯正,在满清则为忠君爱国的正人君子,在民国则为三民主义的忠实信徒,岂不更奇?究其实,无非是表面名词变c里面实质不能变罢了。只要悟得此理,包管你受用不尽。例如,你当了官吏,有人冒犯了你,你就捉他来,痛打一顿,这本是时代的野蛮办法,而你口中不妨说道:‘而今是民主时代了,你这种扰乱秩序的人,君主时代容得过,民主时代断断容不过!’这无非把‘君主’二字挖下,嵌入‘民主’二字罢了;闻者必称赞你深谙法治,有民主时代的精神。所以说,挖字法c嵌字法,是革命家的秘诀。我把这种秘诀,应用到著作上,《怕经》十二章是如此,《厚黑经》全部也是如此,是之谓‘革命式的文字’,又有何人敢说‘革命’是无聊呢?”
其次要介绍的,是他著的《孔子办学记》。这是一篇体裁,借孔子的办学,来讽刺现在人的办学。我想他是鉴于全国的各大都市中,有许多的冒牌教育家,专意投机取巧,想借创办学校的名义,以图发财,或是另有其他作用,以夤缘富贵,于是他禁不住要笑骂了。
那篇,开首是叙述孔子周游列国,官运很不亨通,不惟枉送盘费,并且遇着匡人桓魋,几乎性命不保。一般老,如长沮c桀溺c荷蒉c微生亩诸人,还对他冷嘲热骂。心想:“做官一事,与我无缘,不如回家休息,消遣余年。”于是收拾行李,回到山东曲阜原籍去了。哪知回到家来,满目凄凉,儿子伯鱼死了,媳妇改嫁了,丢下小孙儿,乳名“汲娃子”,时时寻娘觅乳,哭得他老人家心肝俱碎。孔大先生孟皮,年纪已老,兼有脚疾,不惟不能挣钱养家,还要消耗些医药费。兼之侄女儿,许嫁南宫适,自己的女儿,许嫁公冶长,一切妆奁,也得他去设法,试想如何担负得起呢?他虽做过中都县知事,无如读书人初次做官,不懂弄钱的方法。后来升任鲁司寇,政费无着,只靠卖些状纸费,来维持伙食。所以他回到家来,真是宦囊如洗,两手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