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人都说“瑞雪兆丰年”,今冬第一场雪便这般大,如果是往年,农民定是满心欢喜吧。只是战事使得国不国家不家,迫得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哪个还会有耕种的心思,只怕要辜负老天的恩赐了。

    这场大雪也阻挡了马车正常的速度,本来两天便可抵达的黎国的母亲河---黎河,他们硬是赶了五天没到。

    称黎河为母亲河不但因为她是贯穿黎国南北的大河,沿岸灌溉无数良田,养育代代黎国百姓,也因黎河在保康一地蜿蜒南下,波澜壮阔,横亘东西,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实为黎国最后的天险,据说此河暗礁潜流复杂,大船吃水重无法通过,小船轻便,然风浪飘摇,非老艄公不可过。

    黎国真正繁华的经济中心都在保康以北,保康以南算是偏远山区,即使偶有富庶之地,也难成气候,无甚大的规模。

    李奕璠屯黎国大军于黎河南岸,与安丰军交战,幸者可退敌收复失地,即便不幸被安丰军打败,退守黎河北岸,据天险以守,也可最大限度地保存黎国国力。

    当然这都是杨丫丫自己想的,具体李奕璠如何筹谋的,她又不是他肚里的蛔虫,哪里会知晓?

    不见黎河不知何为天险。

    先前她们造筏险渡的大河与之相比,直如平缓的小溪。黎河由于地势落差,虽不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是气势奔腾,大浪飞溅,轰轰的水声令接近她的人,话必大喊。

    杨丫丫抹掉溅到脸上的河水,心中渐渐升起一股豪气,仿佛觉得世间没有任何人能够阻碍她的愿望的实现,子谔,姬百江,都不再遥远,只要她想要,只要她够努力,没有得不到的。她心中一动,有一种大喊出声的无法压抑的冲动,她双手拢在嘴边,放声大喊:“啊----”

    百人卫队为首的官兵,口一张一合,不知说着什么,她没有听清,大声问道:“什么?”却忘记放下双手,喊得那官兵一怔,她不由哈哈笑了起来。

    那官兵无奈,走近,大声道:“黎河浪大水急,我们须得等人来摆渡。”

    杨丫丫笑眯眯地点头,拉着清源的手朝黎河走近,想将她看得更清楚。那官兵跟上急急地说了什么,她根本没有注意,他快跑,拦在她身前,张着双臂,面色难看地连连摇头。她无奈,只得和清源走开些,风越刮越大,从脖子从裤脚钻进衣裳里,很快将人冻得几乎麻木,他们重新回到马车中,这才慢慢暖和过来。

    这一等,竟等了小半天,也没有等到摆渡的船只,傍晚时分,一辆两匹马拉的灰蓬蓬的朴素马车停在他们的马车旁边。

    本以为是同样等船渡河的人,马车上跳下四个劲装男子,片刻不等地走向他们的马车。

    杨丫丫突然听到为首的官兵在外面低声说道:“姑娘不要出来”,接着马车外有整齐的拔刀声,她机警地揽过清源,一手拔出短靴中的匕首。

    风太大,她听不清外面的交谈内容。

    清源抱住她的左胳膊,镇定地问她:“姐姐,是父王又派人来了么?”

    杨丫丫摸着清源的头顶,肯定道:“不会是他。”他们之间已经说清楚了,何况车内还有他唯一的子嗣。什么人敢撸百人卫队的锋芒?她以匕首尖小心掀开一侧的帘幕一角,向外看去,这一看却吃了一惊,怎会是他?来人不是别人,当先一人正是姬百江派来的“人墙”中唯一与她对话的人。

    杨丫丫长出一口气,放开清源,道:“外面的人,姐姐认得,姐姐出去看看,清源乖乖在这里等我可好?”

    清源点头,乖巧地让身。

    杨丫丫跳下马车,朝剑拔弩张的两堵人墙走去。

    那人远远瞧见她,恭敬地施礼,“夫人,小人商重武奉主子之命请夫人回家。”

    杨丫丫皱起眉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