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说水渊里有大鱼,就一起观看,可是回来的时候‘和氏璧’莫名地失踪,当时昭阳怀疑是所窃,但是严刑审讯之下,仍是无果。

    “五十多年后,和氏壁突然出现,赵国太监缨贤极力搜寻到手,然后献与赵惠文王。但此时,虎狼秦国秦昭襄王也是得知‘和氏壁’正在赵国,便要用十五城池交换玉壁。无奈之下,赵王派蔺相如出使秦国,蔺相如不辱使命,终于‘完壁归赵’。但是六十一年后,秦国灭掉了赵国,和氏壁还是到了秦国。

    “嬴政一统天下,称始皇帝。就命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璧磨平,雕琢为玺。并让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在上面。

    “‘和氏壁’从此成为传国玉玺,也就成为天下共传的‘至宝’。

    “就是这块传国玉玺,在秦时也曾失而复得。其事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很是难说。

    “相传某日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突然大起,眼看龙舟将倾,慌忙之中,嬴政将传国玉玺抛人湖中,心想祈求神灵镇浪。玉宝因此失落。一直等到八年之后,才有人将其打捞而上,再献与朝廷。

    “楚汉相争时,刘邦先人咸阳,秦王子婴献出了玉玺。刘邦称帝后,号称‘汉传国宝’,代代平安相传,直到外戚玉莽夺权。

    “当时皇帝刘婴年仅两岁,传国玉玺由汉孝太后代管。玉莽派人前往索要。太后大怒之下,将玉玺投在地下,传国玉玺被摔碎一角,王莽命人用黄金镶补一块。虽然金玉同价,但是普通金玉,又怎可与和氏玉壁相比。

    “光武中兴后,传国宝又归了刘秀。但是传国玉玺还是不得平安,汉世末年。玉玺又自少帝手中失落。不久,董卓一乱,各路诸侯纷纷起兵,长沙太守孙坚最先攻人洛阳,并在城南甄官井中捞出传国玉玺。于是玉玺落入孙坚之手,但不久后就归袁术掌管,而后再到曹操。三国归晋后,传国玺也传给了晋王。而后五胡十六国更迭频繁,传国玉玺也是易主多次。最后经东晋,再经宋c齐c梁c陈c隋,最后落入唐高祖李渊手中。

    说到这里,苦若大师顿了一顿。

    官池献没有说话。

    苦若大师又接着说道:“朱温灭唐之后,玉玺又易数主,最后到了末帝李从珂手里。但是不久石敬塘勾结契丹反叛,并且攻入洛阳皇城。李从珂绝望之际,怀抱玉玺,登楼”

    “那么现在的玉玺怎么没有烧坏呢?”官池献插嘴问。

    “玉玺烧不坏,所以玉玺不会有事,但是奇怪的是当乱兵灭掉大火之时,没有看到玉玺,也没有看到李从珂的尸首。”

    “为什么呢?难道李从珂没有被烧死,他跑了吗?”官池献又问。

    “不知道,但是从此以后没有人再见到过这个后唐皇帝。”苦若大师摇头叹道:“倒是玉玺在流失了十多年后,竟然又能重现南汉兴王府。如此奇事,真是旷世少见”

    “那么除了贵重之外,玉玺还有什么秘密?”官池献忍不住问。

    “老朽也不知道,但是听说玉玺上面有一个谜底,只要解开玉玺之谜,就可以破解四大圣剑的秘密。从而也就可以破解困扰武林几十年的旷世秘密”

    “玉玺上面有秘密?”官池献疑惑了,他背着这个玉玺已经十多天,他怎么就没有看到这块玉玺有什么怪异之处呢!

    “古人常称得玉者得天下,本为勉强之言,但是到了如今竟是极为有理。

    “恩”官池献点头道:“是不是只要破解了玉玺之谜,和那些圣剑之谜,传说中的武功秘笈和宝藏就都可以得到。”

    “也许如此,不过玉玺这种朝廷之物,还是不该惹得武林纷杀!”

    “那么为什么不毁掉呢?”

    “天下之一切随缘,万事不可强求,若玉玺被毁,则立有一物相代,天下武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