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7)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1948年11月初辽沈战役结寒,全国的军事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早已占有优势,而且在数量上也已经占有优势。人民解放军在东北战场上歼灭国民党军卫立煌集团472万人,解放了东北全境;在华东c中原战场上发起了围歼国民党军刘峙集团的淮海战役;在西北战场上将国民党军胡宗南集团主力压缩于关中地区;在华北战场上正围攻国民党军阁锡山所部,而孤悬在北平c天津c张家口c唐山等地的国民党华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傅作义集团面临东北c华北解放军的联合打击,在战略上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

    辽沈战役后,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12个步兵纵队c1个炮兵纵队和,个铁道纵队共84万人,除以第1c第11纵队等部组成先遣兵团于1948年10月底向河北省遵化c蓟县地区开进外,主力分别在锦州c营口c沈阳地区休整,积极准备入关作战。南京的部队在南京的积极争取下,充当了东北联军的先遣团,作为首批入关的部队开赴张家口地区。

    南京部队在12月17日到达张家口在华北第三兵团的配合下,迅速占领了位于张家口北部的张北县,占领张北县后,南京的第一纵队归属华北第三兵团指挥,第三兵团的司令员正是南京当初在晋察莫军区时的老战友杨成武。熟人见面自然少不了热闹一番,再加上两人比起当初的时候可都是鸟枪换炮,家底厚实了很多。

    由于党中央关于平津战役的部署还没有完成,为了确保彻底将华北剿匪总司令傅作义留在平津战场上,令傅作义的部队不向南方溃逃,为部队渡江战役减轻负担,所以南京的部队在与杨成武的部队汇合后,于原地驻扎,对张家口围而不攻,迫使傅作义主力向张家口支援。

    至12月20日,东北野战军第5c第11c第3c第4纵队和华北军区第7纵队,攻占丰台c海淀c通县c黄村和南苑飞机场等地,完成了对北平的包围;第6c第10c第1纵队攻占采育镇c廊坊c马头镇等地,隔断了平c津间的联系;第9c第8c第7纵队,分别占领唐山c军粮城c咸水沽c杨村c杨柳青等地,害断了津c塘间的联系,形成对天津的包围;第2c第12纵队和炮兵纵队,正由山海关c汉沽向津c塘地区急进。整个平津战役进入倒计时阶段。

    张家口第“兵团共7个师(旅)于23日仓皇向北突围,企图突破张北撤回谣远。南京在得到消息后,立刻组织部队对企图穿过自己防区的张家口的敌人进行迎头痛击。南京坐镇张北,命令手下的四个师长刘涛与崔林组成左翼部队,柱子沿大青山带领耿鹏一个旅组成右翼部队,其余部队由耿鹏带领,死守唯一在这冰天雪地之中唯一的一道大路。于是南京的部队冒着风雪严塞,在张家口部队进入张北县后与对方展开了冰天雪地中的追逐。

    南京通过望远镜观察着对方正在急进中的士兵,国民党的11兵团的前锋部队一个个顶着穿过大青山山口发出鬼哭神嚎声音的西北风,尽量压低军帽,弯着腰,左手拿着武器在狂风中移动着。

    张家口位于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交界处,这里的冬天是个狂风肆虐的季节。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每年都会通过这里进入华北平原,再加上这里的山区比较多,寒流经过山口后的加速往往会让逆风而行的人在停下后身上出汗,脑门冰凉;而顺风的人一般都会将身休适当后仰,腿部稍微弯曲,否则很有可能会被狂风吹的跑起私

    张北所在地就是张家口的北面,本地的张家口人管张北以北的三个县统一称为坝上,而张家口市则被他们称为坝下。两个名称虽然仅仅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气候上的差异却是非常巨大的。在张北以北的地区,既使是三伏天。一早一晚也得穿上长袖的衣服,不然会感到寒意,在那里流传着一句话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可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