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陪同下来,弗朗索瓦一副身心疲惫的上了汽车,打算悄悄地溜回去睡个好觉。按说这不是什么脏活累活,弗朗索瓦实际上是心累。
弗朗索瓦是因为在中队中服役的经历,得到了法国驻华领事的赏识,并推荐他回国继续在军中服役。回到国内后的弗朗索瓦,发现一个非常不妙的实事,法军上下看待中队的眼光,基本上属于一种一无所知的状态。甚至可以说法军从来就没有把中国当作假想敌的可能性,同僚们对于弗朗索瓦在中队中服役的经历,总是抱着一种讥笑的口吻当笑话来讲。
为此,弗朗索瓦回来后花了半年的时间,大致的整理了一番自己在中队中的见闻和对中队实力分析的报告,直接上交了法军最高军事委员会。这份报告投出去后,如同石沉大海一般,事后的半年内,弗朗索瓦又五次递交了这份报告,结果依旧是毫无动静。弗朗索瓦本人也死了心了,在他的参谋闲职上厮混至今,一直到月初被高层找到,让他出任接待中方代表团的随行陪同人员一职。
今天发生的一切,在弗朗索瓦看来实在是一件糟糕的事情,法军上下对中人歧视,这让弗朗索瓦沉寂了多年的焦虑又一次浮出水面。假如欧战爆发,中国政府倒向了同盟国一方,凭着弗朗索瓦对中队战斗素质的了解,得出一个结论,假设一个法国师遭遇一个中国师,最终被击败的只能是法国师。从今天的比试中,弗朗索瓦又看见了一个要命的事实。中官的军事素质,居然比法军仔细挑选出来的单项高手还要强悍,由此可见他们地士兵素质的一斑。
这就是弗朗索瓦的无奈之处。明明知道现状,却无法让高层有所警惕。作为一名法军军官,弗朗索瓦认为自己能做的都已经去做了。
刚刚把车子打着火,一辆轿车嘎的一声停在弗朗索瓦的车前,里头跳下一位挂着少校军衔的军官,冲着弗朗索瓦喊:“是弗朗索瓦上校么?”
弗朗索瓦楞了一下,探头道:“是我。”
少校长长的出了一口气道:“上校先生,请上我的车,霞飞将军要见您。”
霞飞。法军最高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三军统帅!
弗朗索瓦地心咯噔一下,死水一般沉寂的心,瞬间有沸腾的感觉。
摆在霞飞面前的,是一份五年前的一份不起眼的报告,这还是一个星期前。他地参谋受命去了解中队现状的时候,从办公室内的资料库里找出来地一份爬满灰尘的报告,报告的作者正是弗朗索瓦。法方的情报部门。对于收集中队的情报工作,尽管一直在做,但是显得相当的凌乱,没有一份系统的报告。霞飞的副官在情报部门的档案中翻找了一天,总算是找到一份还有点像样子的报告,拿回来呈给霞
原来弗朗索瓦地报告上交之后,便让参谋部的人转到情报部门去了,情报部门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德军方面,哪里会把中队地调查当回事,所以弗朗索瓦的报告也就被随便的丢进档案袋。束之高阁也。
“这是一支整体素质丝毫不逊色与德军的军队!”这句话是弗朗索瓦报告的卷首语,为了这句话弗朗索瓦曾经暗暗地得意过,觉得很有震撼力。
确实有震撼力。霞飞拿到这份报告,看了第一句话后,就被报告地内容完全吸引住了。以连为单位,五年前的中队,一个连就装备了三门60毫米口径地迫击炮。马克沁一挺。每个班一挺轻机枪,一支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华1型冲锋枪。部队的训练除了基本照搬德军的训练方式。同时进行了大胆的革新,添加了许多适合东方人身体素质的战术训练。
当年的中俄战争,虽然获胜的是中国,但是霞飞的心里始终存在一个思维上的误区,中队的胜利,源于俄军的轻敌,以及俄国内部的动乱,而不是因为中队有多强大,现在看来这一切都要做一个重新的认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