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用膳。”紫苏笑道,示意儿子坐到身旁,阳玄颢一听母亲如此说,眼中便满是喜色,但是,这个地方也不能说什么,他只能安静地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定下心神听母亲与三位重臣议政。
“尹相,你奏章上说,朝廷的当务之急有三:豪强c河务c海军,哀家明白的确如此,可是,件件棘手啊!既然你提了,可有什么主意?”紫苏温和地问尹朔。
尹朔的奏章避开世族,而提豪强,这让紫苏有些不满,因此,她并不指望尹朔能有什么真知灼见——如果一开始便回避了问题的本质,又如何能去解决呢?
尹朔却是胸有成竹的模样,十分认真地回答:“回太后娘娘,臣确实有些想法。”
“说。”紫苏不得不听他说,谢清与齐朗则是不着痕迹地交换了一个眼色,这一切,阳玄颢都默默地看在眼中。
“自太祖立国以来,世族与寒族之间就有莫大的差别,在家财上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世族多是富甲一方的家族,但是,他们也是元宁的一员,必须以元宁皇朝的利益为重,世族是皇朝的磐石,这一点,元宁三百余年的统治足以证明,可是,现在,有一些世族却利用朝廷对世族的种种优待,不仅称霸一方,而且视朝廷政令于无物,俨然一个国中之国,这种世族,民间称之为豪强。”尹朔不慌不忙地解释,也让紫苏不由认真地倾听,这还是她第一次听说这种事。
“豪强?当年太祖皇帝c成宗皇帝都说过,豪强名为护民,实则侵国,绝不可纵,没想到现在居然出现了。”紫苏淡淡地应了一句,尹朔躬身行礼,继续道:
“臣曾与几位朝臣商议过此事,集众人之长,都以为,最关键的是土地,世族拥用祖荫之地,无须入税,而这种土地是没有上限的,只要是家族成员,都可以将自己的土地捐为祖荫之地,便是一般的土地,世族的税也比寒族要少一成,因此,这部分佃户较寻常佃户,负担少了三成,民间现在的情况是,农人有了土地,便托荫于世族,自甘降为佃户,甚而有一部分农人甘愿为奴,借此躲避人头税。”
“尹相,你有证据吗?”紫苏不由皱眉,因为,照尹朔所言,情况便真的十分凶险了,毕竟,世族的奴婢是私产,无须申报,长此以往,税源必然短缺。
尹朔微讶,不知如何说才好。
“太后娘娘,的确如此。”说话的是齐朗。
紫苏惊讶地看着他,尹朔的眼中也不掩诧异之色,阳玄颢却是不解,在他看来,齐朗身为左议政,又是内阁成员,是没有什么不可以说的,而他附和尹朔也没什么问题才对。
齐朗没有理会他们的惊异,取出一份奉章,呈给紫苏,从容地道:“这是臣整理的户部与兵部的情况,请娘娘过目。”
与齐朗的奏章比起来,尹朔方才的话如同一杯清水,上面详细罗列了户部十年来核准的祖荫之地c湮消的民户的数目,以及兵源减少的情况,详尽的数字触目惊心,是齐朗一贯的风格,紫苏看了一下谢清,便明白这是他们二人的杰作了。
“那么,尹相是想限制祖荫之地的数目,是不是?”紫苏明知故问,心下却在暗忖齐朗与谢清是否想借此铲除部分世族,从齐朗列的名单上,紫苏不难看出,上面多是关中世族。
“先定关中,后征天下”——当年太祖皇帝便在平定关中之后,才征讨天下,称帝登基的。——紫苏现在便直觉地想到了这个策略,也明白了那两人的打算。
谢家与齐家都是南方世族,虽然在朝中势力庞大,可是,家产却并非在土地上,而是在运输c贸易上,因此,这些于他们多是无关痛痒,再加之,南方世族多是圣清皇朝的旧属后裔,元宁立国之初,对元宁不无轻视对立之心,故而一直是打击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家族早已放弃了引人注目的土地,只维持一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