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人都有出去后,就让人在回廊上摆了个座,按婆婆的吩咐守着。

    “书桌上有本《圣清杂史》,你拿过来。”永宁太妃轻声对齐朗说,齐朗虽不解,仍将书取来。

    “读过吗?”太妃问道。

    齐朗点头。

    “那你最喜欢谁?”太妃淡淡地问他。

    圣清是至略国的第一个皇朝,这本《圣清杂史》是后世著名史学家谭庆秀所撰,按时间顺序依次为皇朝的重要人物作传,十分真实。

    “张翊君。”齐朗想都没想便回答,毕竟这也不是秘密。

    张翊君,圣清的一代名相,也是《圣清杂史》中最后一位丞相,自他以后,“圣清无相矣!”——谭庆秀如此感叹,因为此后,为相者皆碌碌无为;张翊君去世后不到八十年,圣清灭亡,后世史学家曾研究,若无张翊君的一番努力,圣清就不会再有那近八十年的统治。

    太妃点头,看着他又问了一个问题:“景瀚可愿效张翊君?”

    “愿!”齐朗回答得很肯定。

    “此心永不更改?”永宁太妃再问,看着他的眼睛,认真无比。

    齐朗也看着她的眼睛,似乎要看到她的心灵一般,良久,他看着永宁太妃的眼睛回答:“此心若变,短折而终,永不超生!”

    永宁太妃垂下头,笑了:“齐朗,不要怪我,我只是一个母亲。”

    “晚辈不怪。”齐朗浅淡的笑容没在一丝不满,“这也是晚辈一直以来的想法。”

    《圣清杂史》上记载了一段野史:张翊君为相二十年,施行了一系列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成效,在于得到当时圣清摄政——孝仪公主的支持,而孝仪公主与张翊君不仅是合作密切的君臣,还是彼此相爱的情人,因此,张翊君才一直为孝仪公主充当谋臣,使其掌握天下三十余年,张翊君去世后不到五年,孝仪公主也病逝。

    永宁太妃病逝!

    隆徽皇帝为此罢朝一日,以示哀悼。碍于礼制,紫苏不能亲自致奠,便派遣容尚宫代她前去。

    容尚宫返回宫中,脸色苍白,似乎受了不小的惊吓,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怎么了?娘娘问了好几遍了!”赵全皱眉提醒,紫苏也的确有些不悦了。

    “娘娘”容尚宫期期艾艾地开口,“一些朝臣在灵堂打了起来。”

    “啊!”所在人都有一愣,紫苏也不例外。

    好一会儿,紫苏才重新开口:“怎么回事?说清楚!”

    “奴婢刚准备回宫,就听见一个官员感叹,说‘永宁太妃病故,边疆再如何,永宁王也该回来!毕竟王妃年轻,娘娘又不便出面!’王妃也在,自然也听见了,就不高兴地沉下脸,这时,另一个官员冷哼了一声,说‘忠孝怎么写都忘了!连这种话都有说得出来!’,好些人都附和,说边疆战局有变,自然要以国为重,临阵换将也是兵家大忌!可另一个人又冒了一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那场面就开始乱了,就那时,一个人揪住了说这话的人,很气愤地嚷嚷:‘你小子读过几本兵书?上过几次战场?不就是考中了进士吗?在这里’”

    “说重点!”紫苏打断她的话。

    容尚宫打住,想了想,说“那人说‘你们这些人夺了我们的官职不说,现在居然还想争兵权!’说着就动手了,然后一群人分成两派都动手了!”

    紫苏听完,脸色虽平静,却也很沉重,没表示什么,只是让她下去休息,随后,她招过赵全吩咐:“你注意一下太政宫的状况,有消息马上来通报!”

    赵全忙领命。

    紫苏坐在殿中,思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兵权是她最重要的筹码,绝对不容有失!这点是永宁王府历代相传的秘训,紫苏早已熟记于心,所以,他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