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绍早早来到贡院,发现自己的身边人流满布,根本就抬不开脚,一路走来,拥挤不堪,此刻他才深深体会到有多少人为了考取功名,混个一官半职而碌碌一生,有二十上下年纪的,这种人一般都属于那种天资聪颖,小小年纪便轻松过了前两关,混个举人的头衔,也有四五十年纪的老人,像这些人,只要朝廷开科,他们都是第一波赶来,最后名落孙山,正是盛行而来,败兴而归。
此时此地考生们都在门前等候,天台那边则是由太子代替皇上祭天,同时封锁贡院内外,禁止闲杂人等靠近,也是在今天早晨,考生们才知道,今年的主考官是当朝文渊阁大学生陈壮履。
若是提及陈壮履也许并没有多少人知晓,但他的父亲却是康熙朝汉人中官阶甚高的辅臣陈廷敬,后世流传的《康熙字典》正是由陈氏父亲所编写,陈廷敬死后,康熙帝下表哀痛,也许是爱屋及乌,陈壮履如今已经成为文渊阁大学生,入尚书房参政议事。
大约过了半刻钟的功夫,贡院大门被打开,自内出现了大批侍卫,这些侍卫与外面的有所不同,守卫在贡院之外的那是九门提督府与步军统领衙门的军士,而这些则是身穿黄马褂的大内禁卫。
“时辰一到,举子进院。”副考官使劲扯开嗓子吆喝着,在场的所有举子之前还是使劲的向前排站,此刻倒又斯文起来,一个个排成队,轮流入场。
徐绍拿着手中的牌子,左看看右看看,还真是对什么东西都感到好奇,那些检查官也是一丝不苟的检查考生的牌子,大事当前,谁也不敢马虎,当轮到徐绍的时候,对方接过牌子,惊奇的看着徐绍问道:“你就是徐绍?”
“学生的确是徐绍,大人有什么吩咐?”
“没什么,上面交代了,你等下去东边靠窗户那边,这次可是三天,靠着窗户透透风吧,八爷可是在等候你高中的消息呢,进去吧。”
面对这位副主考官的如此“关心”,徐绍那是“感动”的一塌糊涂,这八贝勒是在这等着自己呢,他也不客气,既然对方执意要对自己行个方便,不接受那是傻瓜,早就听说这一进去,吃喝拉撒都在里面,三天下来,还不得闷死。
在侍卫的指引下,徐绍和一帮举子被带到了东院的房间内,从外面一看,就像是囚牢一般,每个地方都有侍卫把手,而且还有阑珊围着。
“这位大人,怎么那些举子和我们不在一起?不是都在一块儿吗?”徐绍好奇的问道。
“你们这是几个人是上面交代下来的,给你们安排的都是宽敞的地方,这条件是好一些,不过那些文章可是你们自己写的,别想着作弊,否则谁也帮不了你们,快进去吧。”侍卫板着脸,好像这些人都是欠了他们几百吊钱似的。
徐绍等人被逐一安排好后,他们的门便被锁了起来,只留着窗户大小的出口,那是供考官检查考生是否有作弊用的,一般情况下,监考官都是不会进入其内,打扰考生,毕竟在进门的时候,都是经过严格盘查的。
徐绍看着自己的这一小片地方,有床,有窗户透风,就是茶具都准备的齐全,徐绍也知道,这些多亏了那几位皇子贝勒的照顾,否则哪有这么好的条件,在这数千考生里,徐绍也算是头一个了,其他的就算是有各省督抚关系,这些京官顶多给一份薄面,但徐绍不同,那是主子交代的,这待遇又岂是其他人所能比拟的。
很快,被密封的黄卷便传送到了徐绍的手中,令徐绍奇怪的是,传卷的人竟然是主考官陈壮履,而且还叮嘱徐绍不必着急,该怎么写就怎么写,让他放松心态,不用说,这不是四爷就是八爷的人了,徐绍心里那叫一个舒服。
待打开试卷之后,上面齐刷刷的出现十个大字:论富国强兵,论君臣之道。
徐绍看着这次的考题,疑惑的嘀咕着:“不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