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使团要入京这无疑是一件大事,但是皇家决不会对外说这是对楚国求和的结果,而是说夜宸帝马上就要过四十五岁大寿,普天同庆,所以楚国人特来朝贺。
皇室总是能编造出这样遮羞布一般的理由,四十五岁算什么大寿,虽说现在这个朝代人活七十古来稀,平均寿命都比较短,但是四十五岁真的还不到普天同庆的量级。
纪挽歌一听而过,无论夜宸帝说出什么样体面的理由来,事实就是事实,大夜在楚国人面前,至少是现在,根本没有抬起头来的资本。
只不过这次楚国的使团的确让纪挽歌不得不在心理上重视起来,因为晏太子亲自来了。
纪挽歌闲暇的时候经常会揣测晏太子的心情,这是不是在晏太子心中是一场巡视自己未来国土的行程,若是真的抱着这样十拿九稳的心情,这对大夜来说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
彭厉锋自从那晚之后就离开了,多日未见。纪挽歌很想他,却也知道现在这个时候他是不能常出现的,形势并不允许。
彭厉锋这般不露面,纪挽歌虽想念,但是也心安,离开京城这样的是非地,对彭厉锋来说并不是坏事。
原本以为这样平静的生活会延续到使团离开京城,但是实在没有想到晏太子到达大夜京城要求的第一件事,就是见彭厉锋。
这让夜宸帝十分尴尬,他没有说出彭厉锋现在身无功名,是连上朝的资格都没有的,而且恭王府的府邸已经被夜宸帝按祖制收回。
晏太子直言不讳,说大夜朝他最崇敬的人是恭王,最欣赏的人是彭厉锋。
若是往日,听到这样的话,夜宸帝是要开心坏了,敌国太子说欣赏于彭厉锋,给彭厉锋冠上个通敌卖国的名号是跑不了的,但是现在不行,彭厉锋手里还有多少兵马就连夜宸帝都只是猜测,具体人数他是不知道的,要是这个时候彭厉锋转投楚国人门下,那么大夜根本就连和谈的机会都没有了。
分分钟灭国的节奏。
纪霆回来跟纪挽歌说起此事,嘴角的讽刺几乎掩饰不住,这个时候夜宸帝倒是想起彭厉锋来了。
给彭厉锋所在的彭家祖坟传旨让彭厉锋速赶回京迎见贵客,谁知彭厉锋回信,自己身上没有半点功名,现在本人依旧在孝中,不便离开。
自古忠孝为先,没有功名就没有尽忠的职责,现在他只想尽孝。这话说的在情在理,就是夜宸帝也说不出什么来。
纪挽歌这时才明白当时彭厉锋当时说没有爵位才好的话来。
夜宸帝年轻的时候的确时手段非凡的,但是有利有弊,他当年多疑,狠戾的手段心机帮助他得到的皇位,但是在治国的时候,更需要胸襟,他因为年画绒与纪霆多年交恶,忌惮恭王,生生毁了恭王与他亲近的机会,送了夜音去恭王身边,简直就不是结亲而是结仇去了。
再来,对于儿子的教养上,夜宸帝同样十分失败,嫡庶不分,宠信华贵妃以及泓王,但是却还是立了中宫之子为太子,这样无疑就促成了党争的开始。
在夜宸帝看来,他当年就是踩着兄弟的尸骨登上皇位的,没道理他的儿子们就能平平顺顺的登上皇位,所以现在的几个皇子,除了太子,泓王,恩泽王外其他的几个也都不是善茬各个野心勃勃。若现在是大夜朝一统天下,这样的局面自然没有问题,但是并不是。
就那大夜朝的邻国来说,楚国励精图治,其他魏国,齐国也都有样学样的实行变法,不说国力昌盛,但是最起码没有朝纲混乱。
用纪霆的话说,什么是都是因果报应的,本来勋国公府与恭王府是夜朝帝王最坚实的后盾,有这一文一武两个府第的鼎力相助,大夜朝不会成现在这个样子。
因为楚国太子进京,纪霆似乎有很多感慨,但是这些感慨并不能跟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