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隋文帝杨坚微微一笑,道:“行了,起来吧!”又征询高颍与苏威的意见,一起商定了许多细节。待诸事敲定,已是三更时分。隋文帝吩咐长孙晟离去,却又把高颍与苏威留了下来,说是还有事情要议。

    高颍和苏威对视一眼,暗自苦笑,心道这主子精力真是充沛。

    隋文帝杨坚知道这两个大臣均已疲惫,便吩咐御膳房熬了白粥,赐两人各一碗,他自己也喝了一碗。这才又拿出一个折子给高颍和苏威传阅,道:“这还是晋王的折子,里面提议废除入市税以鼓励工商,并主张朝廷将并州列为‘特区’,试行一些新政,若有成效,再作推广。你们都看看,议一议,看是否可行。”

    “特区?”高颍和苏威颇为惊讶,没想到今天所议之事,竟有几件都与晋王相关。一篇《平戎论》已经令人刮目相看,现在又要搞什么“特区”。两人心中好奇,快速看了折子,苏威起身道:“恭喜陛下!”

    隋文帝杨坚一愣,问道:“喜从何来?”

    苏威正色道:“今日看了晋王的两个折子,均是立足朝廷大局,构思新颖,谋划精巧,令臣大受启发,心中甚是感触。因此可喜之事有二。一者,平定突厥诸策及设立‘特区’以试行朝廷新政,臣认为都是高屋建瓴,若能有力实施之,必能对朝廷大有裨益,令我朝实力大大增强。”

    “二者,晋王殿下放任地方时日不多,但用心可嘉,且所提之策立意深远,切合实情,可圈可点,正是秉承了陛下之才华,加以时日,必将大放光芒,成为国之栋梁!此二者,岂非可喜可贺之事耶?”

    苏威这番话虽有当面溜须拍马之嫌,但是极合隋文帝杨坚的心意。尤其称赞晋王杨广一段,更是令他心怀大开,试问哪个为人父母者不愿意听到别人称赞自己的子女呢?何况杨广还是他极为喜爱的一个儿子。口中却笑道:

    “无畏言过其实了。小儿杨广在这几件事上虽花了些功夫,但毕竟年岁尚幼,就算所提策略不错,也是一众幕僚之功,哪里称得上什么国之栋梁!如此看来,无畏你是赞同晋王之议,将并州设为‘特区’了。独孤,你又怎么看?”

    虽不同于苏威直接开口赞叹,高颍心中也在惊叹晋王杨广之才,就算是幕僚之功,也须晋王想做事并虚心纳言才行。仅今夜这两个折子,已经足够在朝廷内外树立起晋王志大才高之形象。相比之下,其他几个册封藩王的皇子就显得大大不如了。哪怕太子杨勇,虽然年岁较晋王为长,却何尝表现出来过如此的才情?

    高颍清了清嗓子,着意压下这个令人不安的想法,回奏道:

    “臣看晋王殿下这个折子,总的来讲是设立‘特区’,实则又分几件事情。其一,废除入市税。臣以为晋王所言有理,此税利大于弊,我朝眼下正处于百废待兴之际,废除此税,有助于商业之繁荣,可尽快实行。”

    “其二,关于应否设立‘特区’。臣以为,除弊革新乃必然之势,而新政是否合理,是否合乎时势,合乎民心,先于某地试行乃是良策。晋王殿下所提‘特区’一词虽有些奇特,但其本意不过是将朝廷新政在并州试行而已,设想十分周全,属老成谋国之道。臣认为亦可行之。”

    “其三,则涉及‘特区’之政纲,晋王殿下以‘固农本,兴工商,强兵马’三句话概括之,臣以为大善,此亦应成为我朝之政纲。其中晋王所提之兴修水利c壮大手工作坊等举措,均可试行之。然府兵入籍所在州郡一事,关系重大,牵涉良多,臣以为应慎行之。”

    这一路分析下来头头是道,听得隋文帝杨坚频频点头。苏威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只顾夸赞晋王,过于泛泛而谈。不过他适才笼统而言,已含有全面肯定晋王的意思,此时再来改口,已经来不及。望了高颖一眼,道:“仆射大人分析详尽。不过臣以为,兵民异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