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把酒祝东风,

    且共从容。

    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年携手处,

    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

    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只是明年花更好,

    知与谁同?

    太行山,位于京城西南四百余里,山势雄伟,连绵不绝。春秋时为燕赵之地,多慷慨之士。山下有一小镇,名唤阳邑镇,镇里四五百户人家,多以农为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民风淳朴,有上古遗风。镇中只有三家杂货铺,两家客栈,酒店只有一家,茶坊倒是不少,专门招待下地劳作的农人。镇东头有一个院落,前院五间后院七间,房舍还算齐整。在这里可算是大户人家了。前院有花木葡萄架,后院甚为宽敞,正中是个练武场,一侧摆着兵器架,显见得主人乃是习武之人。练武场另一侧是个磨盘,红日高升,一个年青人正在推磨。日光映照之下,见这个年青人精赤上身,筋骨极为结实,肩宽背厚,皮肤呈古铜色,身长七尺有余,魁梧的身躯配上弯眉虎目,方面大耳,好似天神一般。不过眉宇间却有农人的淳朴,没有习武之人的傲气。青年埋头磨面,汗水流下也不擦,一门心思干活。这时屋里传出苍老的声音:“霄儿,过来一下。”青年放下手上的活走进屋中,屋里炕上一名老者半躺半坐,盖一床薄被,须发半白,面色晦暗。青年进屋问道:“师父,什么事?”老者伸手一指桌上的水壶:“给师父倒碗水。”青年答应着给老者倒了水递过来,老者低头喝水,不住喘息,好不容易喝完水抬头问道:“你师妹哪里去了?”青年答道:“师妹下地摘菜,就快回来了。”老者放下茶碗叹口气:“为师自从艺成行走江湖,遍会各门高手,未尝一败,滚珠宝刀扬威武林,谁想老来竟然吃这一场大亏。你师兄师弟一听说为师贪上官司都跑得没影,只你一个留下,为师实在寒心。”青年劝道:“师父不必挂怀,师兄师弟不一定是忘恩负义,恐怕是不愿与官府打交道,牵连到家人。如今官司已经完结了,师父尽管安心养伤。”老者点头:“患难见人心,不经这一场变故,为师还认不清这些徒弟,等师父伤好了就传你绝尘刀法。”青年道:“师父安心养伤,身子好了再说。”老者咬牙道:“师父年老体弱,才吃这一场大亏,如果在十年前,早把这些昏官斩尽杀绝。”

    这时一阵银铃般的声音传来:“爹,我回来了。”一名少女拎着两篮蔬菜进门,一身粉红的衣衫,好似一朵彩云飘进来。肤如瑞雪,脸似朝霞,海棠风韵,妩媚动人。少女将蔬菜放到厨房后就到屋里看父亲,青年问候道:“师妹回来了。”少女叫一声:“常师兄,面磨好了么?”青年答道:“差不多了,我去收拾一下。”转身出门,继续推磨。老者叹气道:“霞儿,这八十大板险些要了爹的老命。”少女安慰道:“爹,好不容易过了难关,以后的日子还长,凡事想开些。”老者道:“难得霄儿重情重义,爹准备把绝尘刀法和滚珠宝刀传给他,如果你喜欢他,爹就成全你们的亲事,有了滚珠宝刀完全可以立足江湖。”少女叹口气:“平时师兄们抢着献殷勤,遇到事全跑了,难得常师兄跑前跑后,把家里给他准备的聘礼都变卖了打点狱卒官差,女儿准备把终身托付给他。”老者点头:“爹还藏着五百两赤金,足够你们过活,你可要收好了,手里没钱万事为难。”少女点头答应。安顿好父亲就到磨盘边帮忙,干完活,青年通身是汗,少女拿汗巾为青年擦汗,抱怨道:“十几个师兄,听说爹贪了官司全都跑了,还不承认是爹的徒弟,亏爹手把手教授武艺。”青年深情注视着少女的一举一动,竟然看痴了,少女问道:“你倒是说句话,傻看什么?”青年吞吞吐吐道:“师妹,你真好看。”少女脸一红,把手上的汗巾扔到青年身上,转头跑出去。青年望着少女的背影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