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1)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记者:对于中国年轻一代,您觉得自己的人生经验有什么可分享?

    崔琦:我个人比较相信“信”“望”“爱”3个字,也就是说要有信心,有爱心,有希望。我愿意告诉年轻人的是,要有信心,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做事情。我特别想强调,我们中国在农业时代,有一句话叫做“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就是要脚踏实地地做事。

    崔琦就是在199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继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律文之后的第六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

    很敬佩感动这位大师说的这番话,对自己做的事要有信心有希望,有目标,持之以恒,脚踏实地地做事。

    崔琦,1939年出生于河南省宝丰县的一个乡村.由于贫困,乡中连一间校舍也没有,崔琦只有接受私塾中的四书、五经教育.不久,他便随大姐来到香港直接进入六年级学习。

    1957年香港培正中学毕业,1958年赴美国深造,就读于伊利诺伊州奥古斯塔纳学院。1967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此后到着名的贝尔实验室工作。1982年起任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主要从事电子材料基本xìng质等领域的研究。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崔琦一九三九年生于中国河南省,五十年代到香港接受教育,随后到美国继续深造,一九六七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此后到贝尔实验室工作,一九八二年至今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这位大师让人敬佩感动的还有一段对话,是杨澜去美国时对他的采访时的一段对话,当时崔琦谈到自己出生在河南农村,父母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但是他妈妈颇有远见,咬紧牙关省吃俭用,在崔琦12岁那年将他送出村,出外读书。这一走,造成了崔琦与父母的永别。后来他到香港、美国,成了世界名人。

    谈到这里,杨澜问崔琦:“你12岁那年,如果你不外出读书,结果会怎么样?”看到这里,我们都会猜想:崔琦一定会这样回答:“我永远成不了名,也许现在还在河南农村种地。”

    可是错了!崔琦的回答大大出乎人的意料:“如果我不出来,三年困难时期我的父母就不会死。”崔琦后悔得流下了眼泪。

    杨澜也流泪了。她这时多么希望当时聘请的两位美国摄影师能推出近景,来一个特写镜头。让杨澜吃惊的是,在审片时真的出现了这一特写镜头,杨澜问两位摄影师:“你们听不懂中文,你们怎么会拍下这一感人场面?”摄影师回答:“你们不是在谈论妈妈吗?在全世界,‘妈妈‘这两个字是相通的。”

    一边是世界名人,一边是情爱;一边是无上的荣誉,一边是母子深情。崔琦选择了后者。这就是龙的传人交给亿万观众的答卷!看到这段对话,我想我们都会被大师的情感震撼。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至仁至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在崔琦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一个贫穷乡间的普通孩子成长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的成功是华人的骄傲,崔琦的成才经验和全面素质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