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5月12rì14时28分以后,成了无数双眼睛注视的焦点。
几乎与此同时,解放军应急预案启动。迅速组织灾区驻军全力投入抗震救灾,最大限度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挽救人民生命财产。
军队抗震救灾领导小组随后在běi jīng成立.
命令:解放军、武jǐng和民兵预备役部队,立即行动起来,想尽一切办法救助灾区群众。
几小时内,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空军空降兵某部万余人,在湖北迅速集结;济南军区某红军师、有“铁军”美誉的某机械化步兵师万余人在山东集结;成都军区某集团军、四川武jǐng总队在四川、chóng qìng地区集结。
běi jīng,专业的国际救援队连夜出发。解放军总医院6个专家组的专家脱下白大褂,换上迷彩服。
命令一道接一道。和平时期又一次大规模的兵力集结为人民而行动。
“各部队掌握的灾情和救援进展情况,可以直接向总参谋部报告。”
“改铁路输送为空运,要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灾区。”
交通中断、通信中断、灾情不明。经过特殊训练的空降兵特种兵无法伞降,遥感飞机无法拍照,直升机两次试图着陆,最终不得不放弃。
在这条红军长征曾经走过的路上,徒步星夜多路开进,成为救灾部队唯一的选择。
“不惜一切代价”,“不要讲困难,我只要结果”这样的话在部队指挥员口中多次重复着。
12rì深夜,救援受阻,各路部队弃车徒步开进,一支由某高炮团副参谋长带队的20人侦察分队率先进入汶川县境内。
13rì11时40分,成都军区的医疗分队和某集团军1300余名官兵陆续到达汶川映秀镇,冒雨展开营救,清理倒塌房屋,抢救伤员,搜救遇难者。
13rì19时23分,“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检测到一支部队,从中午12时开始,沿着马尔康、黑水、理县向汶川前进,6个小时跋涉近40公里,进入汶川县境内,离县城还有40公里左右。
13rì22时30分,武jǐng某机动师600余名官兵冒雨徒步行进至距汶川9公里处。
13rì23时15分左右,武jǐng某机动师先头部队200名官兵,强行军90公里,终于进入处于震中的汶川县城。随后,成都军区各部队多路并进,于14rì凌晨和上午陆续开进汶川。
14rì9时左右,武jǐng水电三总队100多名官兵,经过26小时的奋战,打通了从马尔康到理县的道路,并继续抢修通向汶川的公路。
14rì上午,首批直升机在汶川县降落,我们看到了汶川县城震后第一张图片。
14rì12时15分左右,空军空降兵15人,在茂县实施伞降成功,随后传回茂县的第一份灾情。
与此同时,中国航空史和军史上单rì空运兵力的最高纪录也在13rì这一天改写。
仅13rì一天,总参谋部就组织出动22架军用运输机,调用民用客机12架,在恶劣气候条件下不间断飞行79架次。按计划于14rì凌晨在洛阳机场集结的济南军区某机械化步兵师5000名官兵,在武汉、开封等地集结的空军空降兵部队6420名官兵及装备,被成功空运到成都附近4个机场。
13rì,是解放军军史和我国航空史上单rì出动飞机最多、飞行架次最多、投送兵力最多的航空输送行动rì。
这一天,成都、绵阳机场上空始终有飞机在盘旋等待降落,油料补给和空管保障都达到极限。
14rì,整个四川西部上空仍然一片繁忙。除了继续输送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