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会议的结果都在众人的预料之中。
董卓部兵精将广,而且数度在与彭越的交手中占上风,就靠他们断后对付彭越。
至于南下,还真是没人愿意去。够格的一个个都借口推辞,鲍鸿区区校尉,也就只能苦哈哈的接下这个任务了。
不过话说回来,也不是没有一点好消息。鉴于鲍鸿前两次损失惨重,张温拨下了不少兵马。
大汉军制来说,统辖军队的将军在一般不常置,掌征伐背叛,非常尊贵,只有战事时才冠以统兵者将军之称。
所以在平常的时候,这些中央军都是由尚书台决断。尚书台虽然有参与军事方面各项决策的权力。但是因为地位较低所以成了一个皇帝,大将军,太尉谁势力大听谁的执行机构。终归一句话,就是不会掌握在某个将校麾下。
与中央军对应的就是地方军,当初汉光武刘秀已经不断削弱地方势力了。但是到了最近,桓灵二帝是在不咋样,弄得地方动乱不止,为了应付战争叛乱不得不在各地方驻军。
征战的时候,地方军自然需要配合朝廷任命的将军,甚至像鲍鸿这样被整体征召的。
从各地征发的士兵按其地域集中编制为某一战斗部队,号为“部”,一般是由朝廷委派的校尉指挥。不过这次张温连鲍鸿都征召了,所以正好统辖其部。
现在鲍鸿这里损失甚大,自然可以设法从中央军那里抠点兵马过来。
凌敬、宋献策他们早有预见,商量好了如何说辞来获取最大的利益。
盘点鲍鸿现在的军力:
骑兵2000(顺利为罗成请功,封为都尉,补满两千部署。)
步卒一万五。鲍鸿本部只剩下近万士卒,本来要求补到两万的。张温要保证北上人马充足,死不松口,只给鲍鸿补满一万五。
黄巾降卒近万,董卓因为要面对彭越,不敢带着黄巾俘虏,所以把这些人都甩给鲍鸿。
对付被洗脑的黄巾,宋献策很有办法。这家伙也是装神弄鬼出身,糊弄这些人跟玩似得,何曼不过一晚上就被他唬得死心塌地效忠鲍鸿了。这些黄巾俘虏也不够看。
而且这一批黄巾乃是彭越挑选出来偷袭荆州的,老弱妇孺都不在其中,哪怕是劝降一部分,也是不小的力量。
黄巾俘虏不说,宋献策还在努力中。
步卒方面分配也做出了一些调整。
吕方、李信、周处、曹正各领一队亲卫,其中吕方、李信为队率,周处、曹正暂任队率。
穆羽为主,武松为辅,领兵两千为左部。
王勇为主,谢科为辅,领兵两千为右部。
高仙芝携鲁智深为辅,领兵两千为后部。
其余仍为本部统辖,凌敬、宋献策、陆登中军辅佐。
另外,要提一下,杨志被任命为罗成副手,为前军先锋,逢林开路,遇河搭桥。
关于梁山众人的安排,鲍鸿也考虑了很久。他们的统率能力并不低,统辖数千人马不过轻而易举。但是,相对来说。他们和黄巾渠帅的情况其实差不多,统率能力并没有完全的开发出来。所以鲍鸿并没有直接让他们独领一军,而是安排作为副将学习一下。
鲁达、武松安排在步军,杨志安排在马军,也正好适合他们的能力发挥。曹正相对其他亲卫队长较弱,也算勉强。其实鲍鸿考虑,要是武二郎统率不给力的话,就拉到亲卫队来着。毕竟相对来说,鲁达西军出身,杨志也有家传及从军经历,而武二郎有没有天赋就要看他自己的了。
大军开拔,第一个目的地乃是被彭越当作目标的南阳宛城。不管董卓能不能对付得了彭越,先去通知南阳太守还是必要的。
“系统,结算下我现在的点数。话说回来,为啥你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