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玄霜一看果然是她堂兄武承嗣的字迹信上写道:“惊闻吾妹远赴漠北欲召回李唐遗孽作旋乾转坤之谋;吾妹冰雪聪明奈何欲自召灭门之祸?此为愚兄所大惑不解者也!皇帝春秋已高惑于狄仁杰之邪说圣聪容有闭塞圣虑容未周祥吾妹未加劝谏反从而助之万一归宗李唐果成事实则不但今日之繁华富贵化作云烟吾武氏其尚有瞧类?吾妹其再思三思!盼吾妹见此信后返长安从长计议。兄承嗣。”
原来自武则天称帝之后改唐为周关于帝位继承的问题一直就在朝廷上争论得很激烈。本来按照“一家天下”的观念既然是姓武的做了皇帝就该姓武的子孙继位。可是一班有力的大臣却主张武则天传子不传侄。武承嗣一心想做皇帝另外也勾结了一班大臣拥护他。在武则天称位的第二年武承嗣便运动了一班人以凤阁舍人张岑福为几百人签名上表请武则天明令以武承嗣继承帝位当时的宰相岑长情极力反对事率未成。武则天为了缓和两派的争执一方面以自己的第四个儿子李旦改姓武氏封为“嗣皇”一方面立其侄儿武承嗣为魏王武三思为梁王其他诸侄皆为郡王姓武的势力大大压倒了姓李的。武则天本来要封武玄霜做郡主的武玄霜不愿受封但却因此更得武则天的信任。
武则天的第四子李旦虽受封“嗣王”顾名思义似乎武则天已准备把皇位传给他但李旦极为平庸武则天始终没有明令立他为太子。武承嗣仍然极力图谋继承帝位。狄仁杰担心会造成内乱劝武则天召回她的第三子卢陵王李显立为太子。他上表道:“姑侄之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大庙承继无穷!文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村姑于庙者也。”他明明白白的反对立武承嗣指出了即以亲疏而论儿子也要比侄儿亲得多。这几句话很打动了武则天的心再看一看当时的情势立武氏为帝内乱势将不免再一想李显的才能虽然也并不高可是武承嗣也不行而李显却有一班有能力的大臣拥护他权衡之下武则天终于决定接纳狄仁杰的主张将卢陵王召回准备将来立他为天子。武承嗣听到这个消息把狄仁杰恨得牙痒痒的但狄仁杰是武则天最信任的人武承嗣不敢动他。
武玄霜看了这封信后心头大震想道:“将来李氏为帝武氏确有灭门之祸!只能看谁做皇帝对天下较好一些了一家一姓的利害又算得了什么?我姑姑也不是曾经屡次这样说吗?”想到此处豁然开朗把武承嗣的信撕碎纳入口中一口便吞下去了。
那两个武土愕然相顾猜不透她心意如何。武玄霜冷冷说道:“我不回去你们是否便要取我的性命?”封牧野急忙陪笑说道:“不敢不敢!那两句话不过是想劝姑娘回去而已。千岁爷但求姑娘能够回去他说最好不必露面便能劝阻姑娘前行。是小人们斗胆用了江湖上的虚声恫吓的手段。姑娘你也是惯走江湖的了这种江湖上的套语难道还会放在心上吗?姑娘若然见怪小人在这厢给你赔罪。”武玄霜听他言之成理猜测武承嗣的本意大约也是希望非到必要之时不必将这封信交出来便道:“既是我哥哥的意思何须你替他赔罪?”眼珠一转扫了他们一眼祝见章道:“我们穿上这突厥武士的服饰姑娘想必见疑这是为了便于行走的原故。”武玄霜冷笑道:“那是为了便于追踪的缘故吧?哼哼你们敢冒突厥武士这胆子可真不小!若然碰上了真的突厥武士或者碰上了天山剑客你们可就要自找苦吃。你们回去时换上了老百姓的服装吧。”封牧野道:“多谢姑娘处处替我们着想姑娘金玉良言自当遵照。那么咱们是不是现在就回去?”武玄霜道:“什么咱们?你们回去告诉王爷就说他的信我已经看过了一切听从圣上请他不要自作主张。”封牧野与祝见章面面相觑见武玄霜执意不回他们只好自己回去。
武玄霜目送他们的背影下山长长的叹了口气心中想道:“我姑姑改唐为周做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个女皇帝她岂是只为一家一姓着想?承嗣他们这样胡闹不但武家要蒙上恶名黎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