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7)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黄组长不愧是大手笔。两篇稿子一出手呵那真是惊天地泣鬼神啊!其中一篇先在县里引起轰动。县委及时通知文教局印全县各文艺团体号召普遍学习。紧接着上报省文化厅和地区文教局。厅长很快做出批示:“望基层文艺部门要以此为例做好动员。”另一篇则在《曹川文艺》上以短篇小说的形式亮相。这份杂志是由地委宣传部和地区文教局联合创办的文艺月刊它一度在省内外产生极大影响。按照惯例普通稿件的见报时间一般要在稿后一个月以上然而黄组长的大作从稿之日到面向读者却只有十天。据主编称:“这是一篇非常不多见的优秀作品。”为引起广大读者的普遍关注作品的前面专门做了这样一段编者按:



    历来成功与失败c进步与倒退c先进与落后c崭新与腐朽c正确与错误等都将贯穿于事物展的全过程让我们每一位战斗在文化战线上的革命同志都充分擦亮眼睛紧握手中笔与一切牛鬼蛇神进行一场殊死的斗争吧。



    既然是小说就得允许虚构就得允许作者对其中的人物改头换面对原有的故事进行重新组装。黄组长巧妙地把握了这一点如:故事的主人公不再叫鲍福而改称保馥胡琴师也不再姓胡而改作姓古。然而保馥也好老古也罢他们的身上早已烙下了真实人的印记。所以一夜之间鲍福不仅成了老百姓街谈巷议的传奇式人物而且进入了更高一层的文化视野。他从来都没有像今天这样辉煌过。



    就在鲍福重温过去又被眼前的明媚所陶醉时他丝毫也没有料到他正在扮演着一个比胡琴师更尴尬的角色。不过这种尴尬的情景咱先不谈咱得先拣好听的说。



    鲍福自从成为黄组长笔下的受益者之后他日夜都想着报答一下这位与自己情投意合的兄长。终于在一个晚饭后黄组长经不起他的软磨硬泡才决定随他到家里小酌一番(工作组是有纪律的白天你就是给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去吃请啊)。



    两人进屋的时候学智正坐在灯下看书桂晴在纳鞋底子。彼此打过招呼之后鲍福一方面吩咐桂晴进厨房一方面向儿子吹嘘说:“你不是一向喜欢舞文弄墨吗?今儿个我给你请了一位高人你有哪些不懂的就向他请教吧。”



    黄组长听了忙谦虚道:“不敢不敢别这么瞎吹。”一眼看到学智手里的书凑趣道:“侄儿不简单呀这么小就读起《红楼梦》了读几遍了?”



    学智笑笑:“这是第八遍。”



    黄组长早就耳闻得鲍福有个上初中的儿子才华了得只是未曾当面交谈过今日一见果然现这孩子举止有度谈吐不俗他越喜欢起来。一方面他想寻找个话题来活跃一下气氛另一方面也真想当面领教一下这孩子的真才实学于是笑道:“侄儿呀这部书伯伯年轻时读过几遍至于其中的情节多半记不得了。不过伯伯常听人说《红楼梦》这部书读不到五遍以上就没有言权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



    学智用一种非常敬佩的目光望着这位比自己的父亲还大十几岁的和蔼可亲的伯伯谦虚地笑道:“伯伯不会是在考验我吧?我可说不好。”



    “随便说说嘛反正又没有外人。”黄组长鼓励道。



    “是啊你黄伯伯跟我是深交在他跟前不需要装腔作势。既然你黄伯伯叫你说了那你就说说看。”鲍福也在一边打气儿。



    学智合上书显得很认真起来:“伯伯这个问题问得好那么就以您为例吧您是做农村基层工作的您来咱芦花村包队差不多有一年了吧?”



    黄组长忽然觉得眼前不是一个十三四岁孩子而是一位与自己有着相同经历并且相当成熟的中年人因为这孩子一出口就显得很有深意于是他非常严肃地点点头。



    “那么您有没有这样一种体会?譬如您来咱村之后接触过一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