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土,乃全军士卒,抛头颅,洒热血,凭借血肉之躯,一点一点打下来的。

    听闻柳灼崖意见,再综合简烨与田胥想法,林疏影内心认识到自身错误,察觉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依照柳灼崖建议,宋国完全不必出兵,只要成功游说南方诸侯国,宋国既能凭借南方诸侯,消弱燕国势力,又有机会继续参与郑国的战争。

    损失极小,收益较大,一举两得。

    沉思片刻,林疏影咳嗽两声,吩咐道:“柳大人,既然计划由你提出,那烦劳柳大人亲自去趟南方,游说南方诸侯国。

    “女帝放心,微臣,定成功游说南方诸侯!”

    南方诸侯,因为南方地势更广,大小诸侯林立,数量更胜于北方。

    却同样拥有五大诸侯国,楚国,蔡国,越国,吴国,蜀国。

    楚国地处南方,面积最广,军队最强,经济最为发达,毫无争议的南方霸主。

    越国,蔡国,南面与楚国接壤,北面与宋国,郑国相隔长江,而吴国靠海,与陈国接壤,另外,越国与吴国乃宋国在南方的盟国。西面蜀国,与蔡国由龙牙山分割,两国若互通有无,必须防御微微龙牙山,穿越剑道,方能抵达。

    因此,蜀国成为南方诸侯国中,最为特殊的国家,极少与东面蔡,越,吴,楚四国联系,到与长江北面的郑国,梁国联系频繁。

    五大诸侯国中,夹杂许多不起眼小国,仿佛宝石,镶嵌在大诸侯国中。

    因为南方水流丰富,湖泊河流星罗遍布,不管东面的吴国,或者西陲的蜀国,还是南面的楚国,经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方边塞的燕三国。

    然而,从去年夏初开始,吴宋交界之地,发生旱情,导致两国部分地区颗粒无收,若非朝廷赈灾,势必引起百姓恐慌。

    春耕之时,旱情持续,并且不断扩大,不但吴宋遭受旱情肆虐,连越国,蔡国,部分地区也受到旱情影响。

    其中小诸侯国,更不必言说!

    因为,南方水系发达,储备粮食众多,即使遭遇旱灾,若朝堂赈灾有方,照样能够勉强渡过难关。

    春耕之后,吴越蔡三国君臣,多把精力耗费应对旱情的事情上,即使有关北方战争的事情,源源不断传来,诸位君王精力有限,加之战事发生在南方,没有几人重视。

    更重要,南北两方有长江天险阻挡,北方骑兵很难横渡长江将战火蔓延到南方。加之,南方与北方兵种截然不同,南方诸侯国中,水军在军事力量中,占据非常重要地位,而北方军事力量,多以步骑为主。

    双方发生战争,不管北方诸侯国试图侵略南方,或者南方诸侯国试图侵略北方,通常军队跨过长江,将丧失优势,大军作战通常也会戛然而止。

    除非像长江两岸的诸侯国,能够攻防敌手,甚至长期耗下去,却没有势力发动生死之战。

    在南方诸侯国,精力多放在赈灾的事情上时,北方传来消息,燕军横扫塞外各部落,即将结束在赵国战争。

    准备整合燕,赵,晋,塞外全部力量,百万步骑剑指南方,荡平南方诸侯,统一诸侯国。

    即使南方诸侯国君王觉得有长江天险,北方骑兵不能渡江,大家始终不把北方战事当回事。

    然而,燕国灭掉塞外部落,把辽阔的塞外草原变成自家后花园,轻视北方战事的南方诸侯君王,才彻底重视起来。

    燕国之强大,似乎远远超出大家预料之外了。

    毕竟,自古塞外部落多困扰北方诸侯国,即使中原强大时,有时候也不会把塞外部落连根拔起,彻底铲除。

    燕国却在不经意中,彻底清楚北方草原势力,简直不敢想象,燕国骑兵强大到什么程度。

    自古来,平定塞外难度仅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