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9/2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吸引外流的资金回流,国内大量的科研和建设项目又吸引了大批外流的人才回国。2008年末西方世界的经济危机也为俄国吸收人才和资金提供了极好的机会。还有一个因素帮了俄国的大忙:核能利用由于西方各国发生了多次大事故,遭受了重大的挫折,导致石油资源消耗过猛,世界上的石油和天然气的价格节节攀升,在经济危机时都只升不降,为俄国提供了赚取硬通货的大好机会。这一年俄国的国民经济增长率竟然达到了99%,虽然还是带有恢复性质的增长,但是在发达工业国家中实属惊人的速度。

    另一方面,在2008年中,俄方率先在俄罗斯境内扫荡了各地的民族分裂主义势力,以整顿后的强大军力为后盾,辅之以经济的支持,比较彻底地清除了各股分裂的武装力量。军方实际上也是以此作为练兵和显示实力的机会,所以极为认真,而那些分裂武装起先还想顽抗,但是在俄军狂猛的打击下土崩瓦解。而且这些地区的经济也在整个经济腾飞中得到较大发展,分裂主义也就得不到支持。取得胜利的俄军士气大增,在接下来的支持一些独联体国家的稳定的平叛战斗中也一再获胜。在这个背景下俄国自然不甘心继续遭受北约的遏制,决心采取实质性的行动夺回失地。首先就是向巴尔干出击。

    巴尔干地区那些参与北约对南联盟围剿的小国,原来指望得到美国和西欧国家的回报,以补偿环境遭受的破坏,甚至期望借此机会经济能够得以腾飞。可是欧盟和美国并不是慈善家,经过长时间的讨价还价,他们才达成了一个所谓的“新马歇尔计划”。可是不久西方世界在2002年爆发了二十一世纪的第一次经济危机,那些发达国家都忙于应付自己的事务,那里还肯认真地搞什么“援助”。自然引起了那些小国的极大不满。又过了3年,美欧经济恢复景气后,才重新开始“讨论”调整援助计划。那些附带各种条件的“援助”,总算把抱怨的声浪压下去了一点。好景不长,去年岁末再次爆发的经济危机自然又中断了这些援助,而且更要命的是,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价格在危机期间还不降反升。这些国家遭受了双重的打击。当然受影响的程度各不相同。

    遭受打击最大的是保加利亚,该国的农业占了国民经济的较大的比重,虽然加入了欧盟,但是欧盟眼看有一批国家要入盟,于2002年7月初宣布,新成员国的农业将不能获得与老欧盟国家一样多的补贴(大体上只能得到后者的14的补贴),但必须同样遵守限产的规定。保国的农产品自然打不进西欧的市场,法国和荷兰等欧盟国家自己还与美国在农产品问题上经常发生摩擦呢。现在又要以硬通货去购买越来越贵的石油c天然气。经济自然一蹶不振,民众怨声载道。美国媒体本世纪初曾以“保加利亚无法忍受饥饿”报道称:保加利亚人均月工资120美元,有将近15的人失业,是希望加入欧盟的最穷的国家。环境部关闭了贝利察镇的铀矿,人们更是陷入困境。13岁的特齐娃说:“学校没有教科书,村里的孩子买不起书。窗户破了,冬天很冷,学校只有烧木头的炉子。”

    真令人难以想象这里曾经是东欧的一个玫瑰花的王国。反对党领袖社会民主党主席季维尔诺夫大声疾呼:“我们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去帮助北约对南联盟狂轰烂炸,究竟为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呢?”

    政府无言以对,这绝对只有一个否定的答案。

    波诺马廖夫看准了时机,秘密派遣了人员进入保加利亚,策动各反对党向政府和执政党发难,促成了提前进行大选。在去年月底的大选中,社会民主党联合农民阵线取得了大胜,由社会民主党主席季维尔诺夫出任总统,他就职后,作为执政联盟的社会民主党和农民阵线立即向议会提出了“退出北约”的动议。

    俄罗斯以优惠价稳定地向保加利亚提供石油和天然气,而保加利亚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