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9/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杯水车薪。最最要命的是动乱时期撤走的外资,暂时是不敢回来了。况且东盟各国都遭遇到了很大的经济困难,不可能来支持菲律宾的重建。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周边各国还严格限制外籍劳工的进入,因此菲律宾外劳的侨汇收入锐减。即使是有收入的菲侨也不敢把辛苦所得寄回动荡的国内。

    邦切为了复兴菲律宾,经与国民议会协商作出了三项重要的决策。首先是,国会通过了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宪法修正案-“种族平等法案”,今后一切歧视华族的行为均被视为违宪。第二,通过“反对二个中国”的法案,谴责台湾当局对巴坦省的入侵,断绝与台湾当局的一切关系。中断了航空c航运和贸易往来,禁止持台湾护照的人进入菲律宾。一时间马尼拉和三宝颜的我国使领馆前排起了长队,大批华侨前往更换护照。三是,重申与菲共在7月份签订的和平协议的主旨,时间从现在开始,为期6个月,地域范围则扩大到巴拉望省和南部自治区。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久邦切访问了我国,受到王刚主席的热情接待。王刚代表中国人民感谢邦切总统在危机时期对中国侨民和华族的关心。双方谈判取得了不小的成果。菲律宾提供了非常优惠的条件吸引外资,并极大地简化了人员往来的手续。在我国政府的担保下,我国资本源源进入菲律宾,相当程度地缓解菲律宾的经济危机,并且带动了周边国家资本的进入。

    我国红十字会还筹措了大批的粮食c药品等物资,在菲各地的华人慈善机构的主持下开设了大批的施粥所c义诊所,既缓解了大批难民的危境,也提升了华人的地位。菲律宾的经济开始有了希望,其后经过2年多的时间才真正缓过劲来。

    菲共领导的三块根据地是菲律宾最落后的地区又经过了连续的内战,经济相当困难。菲共中央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把主力部队压缩到3万8千人,保持了8万人的基干民兵,还开展大生产运动减轻人民负担。菲共制订的吸收我国投资的政策更优惠,那里更适合转移我国部分劳动力密集产业。我国南方航空公司开辟了海口-阿帕里,广州c榆林港到阿帕里c普林塞萨和巴西兰岛都有定期班轮往来。中资企业的大规模涌入扭转了这里的落后局面。菲共中央还制订了二项国策,一是,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二是,大搞荒山育林保护环境,把所有荒山分级管理,个人承包的不种经济林的由政府给予补贴。

    菲共人民军举行了海军和空军的建军仪式,海军司令官名义上是马特鲁斯少将,此时他仍是菲律宾海军第一军区司令官呢,因为根据和平协定由菲共人民军负责这一部分领海的防务。名义上的空军司令官也由邦切总统任命。实际上的海军司令员是郑平章中将,空军司令员则是原广州军区空军副参谋长赖兴俊少将。这大概也可以算是“把政策用足”了。解放区政府宣布引进1艘“海卫”级导弹护卫舰c2艘“江卫iii”级改进型护卫舰c4艘“037”型反潜护卫艇。空军则引进了12架歼-7zc12架歼-12和8架q-6攻击机。

    我军联合人民军在伊特巴亚特岛和亚米岛建立了侦察站和坚固的防御系统,夜间还出动歼侦-17抵近台湾岛实施侦察。挂着菲军旗帜的战舰和反潜护卫艇在贴近台湾岛的公海上巡逻和反潜侦察,还可以掩护我军潜艇进出巴士海峡c巴林塘海峡。这一切当然引起了台湾当局的极大惊慌,他们不敢直接同人民军对抗,就请求美国人出面与邦切总统交涉。

    邦切向美国总统特使指出,你们美国和台湾联合起来也没有消灭人民军,菲军怎么可能消灭他们呢?现在由政府出面任命人民军的海空军至少还可以“约束”他们的行动。而且美国政府在向台湾当局提供先进武器,中国提供的还远不如那些武器先进,菲律宾政府也无法交涉。美国可以提供更多更好的武器给台湾,这是主动的平衡措施。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