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那2处印军的直升机中转平台也遭到了袭击,当然就没有那么精彩了。攻击第一处平台的是从加勒港出击的4架歼-10c4架z-10和2架搭载突击队员的电动“黑鹰”埋伏在平台以东120公里的超低空,等印军的第三批加了油的苏-27掠过平台后,就从超低空跃起奔向目标。此时1架印军的“海鹰”在低空c2艘大型巡逻艇在周边反潜巡逻,突然接到了平台上的报警,平台遭到歼-10发射的c702导弹的攻击。所谓的平台不过是2艘滚装船改装的,防空火力哪里能经受导弹的打击呢?结果平台上的1架“海鹰”来不及升空就被导弹摧毁了。至于海上的“海鹰”只是擅长反潜哪里能与2架专门搞空战的z-10格斗呢?自然是被击落了。1艘巡逻艇被潜艇发射的重型鱼雷炸得粉碎,把平台的指挥官吓得魂飞魄散。经过直升机的喊话,2艘滚装船的指挥官只得缴械投降,着降的突击队员很顺当地控制了这2艘巨轮。桅杆上换上了五星红旗,在朝阳的映照下向亭可马里驶去。
第二处直升机平台是由4艘集装箱船改装的,也没有费太大的劲就夺下了。过了将近1个小时才有4架米格-31掠过它们的上空,不过它们当然无法下来干预的啦。特混舰队的空中补给线被切断了。
让我们再来看龙目海峡主战场的空战,实际上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搏杀。我军出战的60架战机都是在出海峡前由4架水油-6分批进行空中加油的,足足可以在空中飞行3个半小时。不过最大的优势还不在于此,当总攻击命令发出时,又有32架歼-11c32架歼-10h和4架歼-8z出现在卡-31传回的图像上。古纳特和他的参谋长一开始还以为是我军搞的电子战把戏呢。但是以16马赫在3万米上空疾进的4架战机可是货真价实的中国新型截击机,在孟买的那一战中印度人可吃尽了苦头。古纳特冒出了冷汗,他的米格-31要1个半小时后才能到的。他只能让8架米格-29先顶一下了,2者高度相差12000米,你让飞行员怎么“顶”啊。
“敌军的电动a-50!”参谋长指着屏幕惊呼。古纳特再遭重击。
这些战机是从哪里来的呢?它们天一黑就从普林塞萨港的基地出发到达沙巴的山打根郊外的机场,加注燃油和更换电池后飞越1500公里就到龙目海峡附近了,由水油-6为歼-11加注燃油,歼-10h则直接降落到2艘航母上加注燃油。电动a-50在离基地2000公里处还可以执行4-5小时的预警,到时候空战也结束。
歼-10h是在我国研制的歼-10的基础上研制的单发单座舰载机,原先使用的是al-31f发动机,略嫌推力不足,曾经有设想改为双发的,如此一来又与引进的苏-33有功能重叠的问题。后来改进型的s-12ii发动机的出现为单发舰载机的研制带来了生机。再后来钨基高温合金的研制成功更是提升了这款发动机的性能。前几场海空作战歼-10h用得较少,更多地使用歼-11h是为了确保胜利。现在胜利有保障了,自然该让自己的歼-10h出场。
歼-10h相当于米格-29k属于轻型舰载机,同样采用鸭式前翼与歼-11h更相象,但是装备了机载曲面相控阵雷达和新型的s-12发动机后,性能应该比米格-29k略有超出了。歼-10原来的机翼面积就较大,只要改为可折叠的就可以了。当然加强机身结构和起落架,加装尾钩都是必要的改装。1门6管23毫米机炮,射速6000发分钟,8个外挂点,最大载弹量6吨,可挂载国产霹雳系列和俄制r-73cr-33cr-77等各款导弹,以及各式反舰导弹c巡航导弹。甚至有数据链可以控制北约的各型导弹,这是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今后出口的问题。没有想到在中印边境战争c支持菲共的反独裁战争和对土耳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