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6/1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上有很出色的医院,为舰队救治伤病员创造了条件。

    而印度的1艘英制14600吨级的lpd两栖舰为了对抗中国在恰赫巴哈尔港的4艘两栖舰,只得编入西部舰队。

    中方还有4架水轰-6反潜巡逻机c6架水轰-6改型的空中加油机随舰队出动。印度则是依靠6架俄制的图-142海上巡逻机实施远处反潜警戒。

    潜艇的数量当然是双方的秘密,据信中国出动了4艘攻击型核潜艇,4艘基洛级改进型。印度至少有6艘基洛级改进型和4艘德国制造的“西舒马”级潜艇。由于拥有金龙电池,潜艇方面中国绝对占有优势。而且印度唯一的一艘核潜艇“胎死腹中”,在去年被中国摧毁了。这也是印特混舰队部署了大量的反潜直升机的主要原因。

    中方还配有4艘导弹快艇c4艘反潜护卫艇c4艘舰队扫雷艇,全部是电力推进的高速艇。随舰队移动时通过电缆由航母或驱逐舰或护卫舰供电,执行任务时脱离电缆靠金龙电池供电。

    印度则有8艘俄制“塔兰图尔i”级护卫艇,其中4艘是改进型。

    总的来说,装备上中方有相当的优势。

    那么在人员的素质上有差距吗?专家们认为差距并不大。印度早就有了航母集群,并多次在印巴战争中出动,虽然并无突出的建树,但在协同上肯定积累了相当的经验。而中国的航母集群虽然投入现役不到1年,但那些舰载机飞行员不但在去年的边境战争中屡立战功,而且与众不同的他们是以舰载机联队的建制参战的。在前不久的南中国海海战的后期,他们发挥了突出的作用。不过一些专家对此评价不高,认为辽宁号竟然被菲律宾的1架f-战机突破防线击中,受到重创,说明中国航母集群的防空系统问题很大。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们不看好中方呢?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地利”。在航母大战中这可是致命的。人们只要看一下地图,再翻阅一点资料就可以明白的。当然由专家指点的话,会更有味道些。美国的资深海军专家告诉我们:

    当中国的远征舰队从新加坡出发后,只有二条航道可抵达印度洋。一条是向西北穿越马六甲海峡,进入安达曼海;再穿越尼科巴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格雷特海峡进入印度洋。全程约1200公里。据分析这是一条“死路”。

    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南中国海和安达曼海c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道。水道狭长是一条繁忙的国际商业航道,从西部印度洋出口处的韦岛到东部的皮艾角长1080公里,如果加上东部出口处的新加坡海峡,全长是1188公里。东南部较窄,并分布了很多小岛,皮艾角和小卡里蒙岛之间最窄,只有37公里。海峡内有许多浅滩,加上不少沉船,大型船舰航行也不易。虽经沿岸国和日本等国投入巨资整修,还是不适合航母集群战斗队形的展开。更要命的是,印度已经在安达曼群岛上修筑了海空军基地部署有战机。印度本土的陆基战机远程的如苏-27可以直接飞过来参战,即使如苏-30c美洲虎clca也可在岛上的基地加油后,对航母集群发起攻击。在狭窄的安达曼海航母集群根本无法展开,将难逃灭顶之灾。

    另一条是向东南,经卡里马塔海峡再穿越巽他海峡进入印度洋,航程稍远约1300公里。印度本土距离那里近3000公里,陆基战机将很难参战。印空军的空中加油能力并不很强,难以支持更多的陆基战机投入,至多增加24架战机也不占数量优势。但是专家们指出印度的舰队已经在巽他海峡的外海布成新月型的向心攻击阵势以逸待劳。中国的舰载机只能穿越海峡的狭窄空域,否则将破坏印尼的中立地位。那么守候在峡口的印军舰载机联队当然大占优势。中方的舰队如果想冲出海峡,那么上有战机攻击c中有反舰导弹伺候,海下还有潜艇的致命威胁。舰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