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7/28)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坦正规军的支持是难以突破人民军防线的,好在这里也不是主战场。第2军就与人民军胶着在这里。

    他们试图绕道,以及开辟新据点的企图都失败了。这里附近的每个村寨和小山镇都是堡垒,布设了地雷阵c街垒和通往外面的交通壕。塔利班派少量的兵的话根本就攻不动,如果出动大军,村镇的居民就撤走,都是坚壁清野。一到夜间那些散出去的小队就会失踪。大军的每升油料c补给品,可都是从巴基斯坦弄来的。他们等待“上面”的决定:巴第1装甲师和第5步兵师何时参与作战?

    不过中路大军的收获比他们大得多。第1军连续3天的猛攻,以惨重的代价突破了三道防线逼近了喀布尔。不过这里是必保的方向,所以伤亡的4千多官兵迅速得到了补充。7月13日塔利班向喀布尔发起了猛攻,可是这次却出奇的顺利,到傍晚时分塔利班的战车冲入了空无一人的市区。这一下塔利班的头目与他们的主子都懵了,他们想不到市民如此与他们决绝。

    哈贝特尔自然要大吹大擂一番,拉起了一个班子,于7月14日宣布成立阿富汗政府。这次宣布的政纲可都是经过美国人审定的,美国人自己先不忙于承认,除了巴基斯坦c沙特c阿联酋这“老三家”外,总算有菲律宾c马来西亚c科威特,第2天居然有英国加入了承认的行列。可惜英国也没有号召力,暂时没有人肯跟进了。最大的问题是城里没有什么居民了,连老人c孩子算上也不过5万人。于是塔利班让原来在巴基斯坦难民营中的人前来喀布尔,城内的秩序顿时大乱起来。他们的食品还得从巴基斯坦运来,否则更要出乱子了。

    再说伊朗方面,“伊斯兰统一党”武装基本被消灭后,德黑兰方面大肆叫嚣,“哈扎拉族在阿富汗受到了迫害”c“穆斯林在阿富汗将被灭绝”,“必须发动圣战解救阿富汗的伊斯兰”。当然他们并不只是叫叫而已,从6月上旬开始重新武装统一党的武装,他们也不再挂“北方联盟”的牌子,干脆称为“圣教军”。此时伊朗把阿赫兹·拉多架空为“精神领袖”,由不知哪里冒出来的图哈兹·鲁甘出任圣教军总司令。居然一下子建立了1个军c2个师号称3万人,哪里有那么多哈扎拉族能来“参军”啊,实际上里面不但有伊朗的正规军,而且有大批的“革命卫队”的人加入其中。

    伊朗还调集了35亿美元从俄国进口了大量的武器,让波诺马廖夫总统大大地发了一笔。此时美国也宣布放松对伊朗制裁,帮助修复和升级了一批老的装备。一时圣教军士气大振,不过在白山的北部他们始终打不开局面,伊朗方面也觉得要从白山和班迪突厥斯坦山区的北部反攻马扎里沙里夫,难度太大。于是大军借道伊朗在赫拉特以西地区结集,准备攻占阿富汗西部重镇赫拉特。

    7月5日统一党的圣教军在总司令鲁甘的率领下,从边境的科赫桑向阿共人民军发动了进攻,他们宣称将消灭阿共,与塔利班建立联合政府。可是他们的攻势遭到了重重阻截,当地的民众刚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吃了几天的饱饭,竟然又遭到了匪徒的骚扰,无不义愤填膺。这里的民众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首先把公路两旁大片区域的老弱妇孺迁移到远处的山区,留下的青壮年组成民兵联防队协助主力部队阻击敌军。每天夜里圣教军都会受到q-6和武装直升机的打击,更要命的是他们只能占领公路两旁的一些地域,根本也不敢深入到远处建立统治区。那些逃到伊朗或边境的难民也不是那么可靠的,弄到圣教军只得部署一半以上的兵力来保卫后勤通道。

    直到7月13日伊统党的圣教军也未能攻占赫拉特,而塔利班已经攻占了喀布尔。德黑兰方面急了,再拖下去他们连“汤”也喝不到了。不过也不能责怪圣教军不努力,这一周来死伤已近9千。“革命卫队”的神职人员也报告敌军的火力太强大了,中国投入的攻击机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