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结构与我军在革命战争早期的形态有相似之处,但实质上差别极大,首先,从各支游击队c地方部队的营到主力部队都有先进的通讯工具与塔卢坎总部保持联系;其次,借助电动直升机c电动运输机可以机动部队c运送补给物资。因此整个军事系统能协同动作,打击力量倍增。
与塔利班c“伊斯兰统一党”及以往所有的阿富汗军阀不同的是,阿共是一个包含了阿富汗各民族成员的全国性组织,他们扎根在各个地区,联系了最广泛的民众。而塔利班仅是阿富汗主体民族普什图族组成,北方联盟的主力伊斯兰促进会由阿第二大民族塔吉克族组成,伊斯兰民族运动由乌兹别克族组成,“伊斯兰统一党”更是由哈扎拉族人(与伊朗人是近亲)组成,他们根本无法完全控制阿富汗。王刚与阿共高层的本意是采取稳扎稳打的办法层次式地推进根据地建设,培养大批经济c军事干部,在时机成熟时一举解放全国。可是今年冬春季阿富汗中南部地区的特大旱灾把这一计划彻底打乱了。
各地的情报汇总到塔卢坎总部,显示了一幅恐怖的图像:饱经战乱的塔利班和北方联盟统治区的民众将面临大批死亡的前景,不少人涌进了根据地来避难,但地域太小容纳不了多少人。伊朗和巴基斯坦可以出钱出力支持各派打内战,但严密封锁边境,阻止难民进入。而且塔c伊两派武装还不断骚扰根据地,妄图闯入根据地抢掠。阿富汗人民处于危急之中。
4月9日阿共主席阿鲁纳率团赴京与中国高层紧急协商救灾大计。双方商定扩大人民军,消灭地方军阀大幅度扩大解放区,拯救处于水深火热的广大民众。总体部署:
——人民军主力第1军扩充到1万4千人主攻南方,开辟广大的南方根据地
——组建1万2千人的第2军,除了抽调部分地方部队外,核心是我第14集团军的3千官兵,挑选他们的原则很有趣,一是体形有点像,二是学普什图语快。他们的任务是在北方地区扩大根据地,以夹生的普什图语在塔吉克c乌兹别克人c哈扎拉族人的聚居地扫荡军阀,还勉强能应付。
——14军的另1千官兵c旅阿华人中的4千预备役军人和原来的人民军地方部队组建了80个地方营,共4万多地方部队,组织联防保卫不断扩大的解放区。
——阿共组织大批的工作组派驻新建的解放区,建立人民政权。发放我国援助的救灾物资,组织当地人民生产自救。
于是阿共人民军在雄伟的兴都库什山脉与阿富汗两大反动势力:北方联盟和塔利班展开了一场生死决战。兴都库什山脉是亚洲中部高大山脉之一。大部分在阿富汗境内。由数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组成,东起帕米尔高原南缘,向西南经巴基斯坦延伸至阿富汗的赫拉特市附近。长约1200多公里,宽约50~350公里。平均海拔4000~5000米。山势雄伟,素有“阿富汗的脊梁”之称。最高峰蒂里奇米尔峰,海拔7690米(在巴基斯坦境内)。
兴都库什山脉东部高大雄伟,平均海拔超过5500米。雪线在4500~5000米之间,发育着巨大的现代山地冰川。不少山峰超过6000米,山隘海拔3500~5500米。西部逐渐降低,至赫拉特北面的白山(帕鲁帕米苏斯山脉)西部降低到800米。原来我国与阿富汗的92公里边境线是在海拔5千米的无人区。今年5月我国与塔吉克签订的边界条约极大地改善了这一情况,我国与阿富汗的边界线延长到498公里,而且有一条路况好得多的公路通往阿富汗的东北方的伊什卡希姆市。
人民军总部在阿鲁纳主席的主持下,在雷辛木的顾问团的支持下迅速对人民军进行了重组,大批地方部队c游击队转入了主力军,苏迪亚仍任第1军军长,苏希利达的政委,阿卜杜拉·乌哈尔任新组建的第2军军长,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