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6/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歼-15(苏-35,苏-27的先进战斗型):该机电子设备先进,装有人工智能化计算机c抗干扰雷达c光电瞄准装置c卫星通讯导航系统和电子对抗系统等。先进的火控雷达能同时跟踪15个目标,攻击6个目标。

    歼-(s-37):独特的前掠机翼,它的al-41fu发动机(单台推力196千牛顿)具有推力矢量控制;正常起飞重量26吨,海平面最大时速1400公里,高空最大时速2200公里,不开加力可超音速飞行。航程由3300公里增加到4400公里。实用升限20000米。机载相控阵雷达作用距离5-245公里,可同时跟踪24个目标,攻击8个目标。

    这些都是引进后国产化的重型战机。

    歼-10:单发单座,轻型战机。安装了歼-11同样的发动机s-12。彻底消除了空中停车的危险。起飞重量18吨,最大载弹量85吨。由于电气设备的减重,扩大了内部油箱,作战半径由1000公里增加到1330公里。它是我国的轻型主力战机,国产化程度很高,价格比较低廉。

    歼-8:歼-8是我军脱离米格模式自行研究的单座双发高空高速战斗机,原来是为了对付美军的u-2高空侦察机的,它的最高速度22马赫,升限达20000米是我军飞得最高的战机。其后我军又研制了改进型歼-8ii(注1),改装了高性能的雷达。后来还研制了突出中低空机动性的歼-8iii,但始终没有放弃歼-8ii这款高空高速战机。有一款就是用于搭载空射型战略核导弹执行核威慑的巡航。由于它的2台涡喷发动机p-13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在采用微波助燃c等离子发电c射流矢量推力的技术改造上得益最大,改进型的p-13推力提高了25%,节油率达30%。整机的供电系统改造又减重270公斤,因此升限提高到24000米。改造后定型为歼-8,最大速度也由22马赫提高到24马赫;最大航程由2200公里增加到将近3200公里,还加装了空中加油的受油装置,以执行特殊的空勤任务。其歼击型,最大载弹量增加到5000公斤。改装的俄制火控雷达是米格-29的相控阵雷达,搜索距离70公里,可同时搜索10个目标,同时攻击4个空中或海上目标。由于发动机具有射流矢量推力功能,高空机动性大幅度提高,完全可以对付印度拥有的米格-25(注2)和米格-31,虽然后者的速度要高一些,但在高空格斗中机动性和升限也起很大的作用。

    侦察型:撤除武器系统,加大的头锥内装备大功率的相控阵雷达,机腹下的电子吊舱内装备了侧视雷达c“探针”热成象仪和多光谱摄像机。其强大的通讯设备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向军c师级指挥部,甚至向火炮控制系统和强击机提供实时的战场信息。

    战略巡逻型:是我军陆海空三位一体的核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在机腹下搭载1枚重达5吨的空射型df-31k,在11000米上空以最节油方式巡航时间延长到5小时,通过空中加油可以进一步延长巡航时间。在发射时歼-8两台发动机开加力垂直爬升到22000米,然后df-31k点火脱离战机,由于导弹在点火时已经有了高度和速度,所以尽管减少了燃料c减轻了重量,射程仍可达7500公里。

    歼-7:单座单台涡喷-13,消除了空中停车的危险。最大航程接近歼-8,也改装了米格-29的火控系统。该型战机已停产,仅进行改装。

    yj-14(俄制a-50u预警机的国产电动改进型):载机是伊尔-76的改型。最大时速760公里,实用升限11500米。最大航程从5500公里增加到9600公里,在10000米高空巡航时间由75小时增加到14小时。增建了休息室,监视人员可以轮流休息。大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