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一路往西收割过去,帮着没有壮劳力的农户收获庄稼,也能给家里的爹娘老婆孩子挣一点吃穿钱。

    就这样千里奔波,一路向西收割回到自己家乡时,自家地里饱满的麦穗也恰好压弯了麦秆的腰,等待他们的是爹娘的望眼欲穿和孩子的欢呼雀跃,还有自己婆娘擀好的面。

    勤劳勇敢的中国农民!

    北方人把他们称之为‘麦客’,后来随着机械化收割和进城务工浪潮的来临,‘麦客’现象才逐渐消失在了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但’麦客’这个名称仍然长久存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相比起麦客,‘迈克’他爸无疑算是幸福的,他有一份稳定且旱涝保收的工资收入,农转非以后也变成了城里人,身份体面了起来。

    于是——

    “我辛辛苦苦把老婆娃从农村带出来,就是不想再过苦日子,就是不想再让娃去当麦客。可你还是非要把我娃叫个麦客,你啥意思?你啥居心?你要说不明白我就去找校长!”

    年轻的英语老师哭笑不得,忙不迭赶紧把‘迈克’换成‘杰克’,又干脆什么‘克’都不要,叫了一声‘戴维’方才平息了大卫之父的怒火。

    扯得好远。

    西方人普遍对中国人的姓名发音不准,尤其翘舌音和卷舌音想让他们读准简直比吃屎都难。许多常年生活在欧洲的中国人和华人为了入乡随俗,也是实在听不得自己好好的中国名字在老外嘴里被糟践,就会给自己起一个英文名字或英语昵称,用于和他人交往,也便于融入当地社会。

    比如孙雨玫的昵称就是萝丝(Rose),来自他中文名字里玫瑰的‘玫’。在米兰开餐馆的的老石叫‘斯塔尼’,‘Stone’本来就是石头的意思。

    而卓杨在欧洲的英文名字就是卓或卓杨。

    欧洲人尤其德国佬的大舌头根本发不出‘卓’的标准音,他们念‘卓杨’听起来更像‘骄阳’。所以,他们说‘卓’其实是在说‘John’,念‘卓杨’其实是在念‘John·Young’。

    ‘John’就是‘约翰’,‘Young’就是‘扬’。

    旅欧六年,老外们有的称呼他‘卓’,有的‘卓杨’,大家都这么来,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的共识和官方标准。于是,卓杨就成了约翰和约翰·扬。这个名字就像中国的王辉或张军,倒也算是和西方人民打成了一片。

    “约翰,给我起个中国名字。”CoCo一边说话,一边靠在卓杨怀里把他的手指玩来玩去。松语文学Www.songyuwenxue.coM免费小说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