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止的。你看这些,”

    肖彦梁摆弄着面前的几根小竹管。

    “这是我新做的一种地雷。”

    前一阵子的暗杀,每一次都要冒被发现的危险,并且,现在鬼子放哨都放双哨,已经没有下手的机会了。

    这种雷,是以前局子里关的一个土匪教他的。把弹簧固定在小竹管里,加一根铁钉,形成撞针,上面再固定上一发子弹,人只要踩到埋在地里的竹管,引起撞针击发,子弹从土里射出,射穿脚掌,这人就废了。以前那土匪的山寨就是用这法子阻挡军队的。土匪同时也对肖彦梁说过,弹簧好找,撞针的力度不好把握,要试几回。

    肖彦梁有16根板簧,那是鬼子步枪里的击发板簧,反正那枪太长,也用不上,肖彦梁正是在思考如何处理的时候想到那种雷的。(我好心痛,给游击队或新四军嘛——大概作者新中国电影看多了,瞎想)。

    肖彦梁用了10天,消耗了50发子弹,完成了16个子弹地雷的制造。

    “老婆,这种东西死不了人,不过踩着了,也就残废了。怎么样,老婆,你高兴吗?”

    泪水已经挂在了肖彦梁满脸的胡子上了。

    肖彦梁来到小河边,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好憔悴。

    叹了口气,肖彦梁洗了洗脸,向着大路走去。

    天明,集中在城外的200多匹骡马在100名日军的护送下,向南京出发了。

    大介洋三无奈地看着运输队,卡车基本上用来向北部运兵了,只有靠这些牲口了,好在自从皇军占领之后,这一带并没有什么反抗活动,除了那个人。想到着,大介洋三回头看了一眼黄长羽。

    “黄局长,你的人怎么样?出发了吗?”大介洋三的中国话很流利,这完全得益于他在中国的几年和自身刻苦的学习。在这一点上,大介洋三得到了上级和同事们不少的表扬和称赞。

    “太君,他们天一亮就出发了,您放心,没有问题的。”黄长羽望这身边的日本人,哈哈腰说道。希望派出的便衣组今天可以完成任务吧

    从晚上起,肖彦梁就在大路上埋好了雷,通过两月的经历,他知道大路上百姓很少,前面正打着仗,谁还敢出城?即使是逃难的,也不会走大路的。每天经过的鬼子队伍倒是不少,大多是运东西的骡马车队。他干掉的12个鬼子就是这种队伍里的,利用放单哨c到井边打水等机会得手的。可惜现在鬼子干什么至少也是两个人以上活动,没有下手机会。

    肖彦梁小心地弄去埋雷时地上的痕迹,退到远处,紧张看着。

    大约正午时分,一队鬼子押运着东西过来了。

    鬼子很悠闲,有的走路,有的坐车,有的嘴一动一动的,伴随着肢体动作——是在唱歌吧?正午的天晴晴朗朗的,太阳照在身上懒洋洋的。

    空气中传来轻微的“啪c啪”声,肖彦梁看见两个鬼子一下子矮了下去。其中一个鬼子向前跪下,身上更是多了几个血洞,已是不见活了。

    其余的鬼子大吃一惊,不知怎么回事,另一个受伤的鬼子的脸已经吓得雪白,要不是旁边有人在自己突然受伤的时候扶住自己,恐怕

    这时,鬼子已经布成警戒阵型了。刚才,明显是从地下射出的子弹,伤了同伴,难道支那军队藏在地下了?可他们既然已开始射击了,怎么还不进攻呢?

    好一阵子,鬼子才放松了警戒状态,受伤者伤在了脚部,整个脚掌被击穿,可能以后都不能正常走路了。

    支那人太可恶了。鬼子拿枪对着地打了一阵子,除了融化的雪迹,什么动静也没有。

    地雷吗?不太可能呀?有这种雷吗?

    鬼子把粮食包一包一包抬下,重重地抛在前面,以期能引爆地雷。

    肖彦梁心里冷笑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