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给中国的物资,不交给中华民国政府,更不交给蒋介石,交给美国派来的那个史迪威将军。这个人他把柄这个物资拿去,他支配。他留下一大部分,留在印度,预备他自己打缅甸用。给中国的东西很少很少。钱在别人的口袋里,我们显然无权过问人家怎么花。但如此悬殊待遇,除了当时西方重欧轻亚政策之外,实际上还有一个国际阴谋在暗中操纵着。这个阴谋来自于一个叫做[太平洋学会]的学术机构。当时[太平洋学会]所提供的[资讯]对罗斯福总统的远东政策具相当的影响力。可是这个以[学术]为名的组织,却早为共产国际渗透了。1941年罗斯福给蒋委员长的[政治顾问]拉铁摩尔,便是由这个[学会]所推荐的,此君正是的同路人。”
[太平洋学会]臭名昭著,它实质上是为美国利益服务的。上面这个政治推论实在是浅薄无知,若照这种推论的思维方式,美国给苏联的援助比中国多得多,显然美国已被共产国际渗透了,美国是的同路人。所以,用这种推论振振有词大肆宣传的人,若不是蠢蛋,便是有意愚民。
“黎东方分析说:‘日本人同英国讲,你给我3个月的时间,我就可以解决中国问题了。英国人说好,你解决中国问题,我们在欧州就可以专心来对付德国。所以英国就做了日本人的帮凶。把我们从云南通缅甸的路切断。因此我们唯一的可以进口我们需要的物资的地方被割断了。’”
这段话,似乎告诉我们:民国的经济崩溃,英国人应付很大的责任。
单从这位黎东方大师的话来看,似乎日本是同盟国成员,中国与德国是轴心国成员。有日本人对付中国,英国也就放心了。黎东方大师心里显然知道事情并非这么简单,那么,这些话就带有明显的愚民色彩。
“[黎东方说:]‘国内呢,有许多必需品是从外国来的就涨,这一涨,带动了整个的物价波动,这是第一次通货飞升。’”
云南至缅甸的这条路,也是唯一的对外联系通道。是用来运军需物资?还是运民生物资?若运军需物资,则显然军需物资绝不会进入民生市场,如何能导致物价上涨?若用于运民生物资,那么,中国有哪一类民生物资必须依赖进口?是影响市场物价的重要因素?这段话完全是胡言乱语。
“第二次物价波动,是在1942年,我们有了[盟友]之后的事。当时盟军的重型轰炸机必须以我国西南为基地,进行对日本的攻击。对中国而言,构筑飞机场便成了义不容辞的任务了。为此,中国老百姓就像蚂蚁一样,赤手空拳拼了命努力赶筑。不到一年光景,分别在大后方修筑了36座可供b一25甚至b一29那么大的飞机可以降落的飞机场。这项不可能的任务,确实写下了中国人不屈不挠精神的光辉历史。但没想到这番努力,也造成了雪上加霜的经济负担他不拿钱来,说这个帐以后再算,请你们中国自己垫钱。我们中国政府就只好垫钱啊,这个农民来做工要发工钱,也发得很少啊,可是几十万人的工钱就很多了。这个老百姓没有看过那么多钱啊,就到小街上吃馆子啦,吃面啦,阳春面啦c牛肉面啦,这个面馆都发了财呀。又想到对不起太太呀,买几尺洋花布给太太做一件新衣服啊。洋布也贵啦,这个是市场经济呀。这个小地方的物价涨了,带动了附近的大地方,就慢慢地带动了全国。”
好家伙,小地方的物价上涨,能带动附近的城市,最终能带动全国的物价上涨。这可是前所未有的经济理论。我总算明白国民党的政工宣传为什么那么烂,原来都是如黎东方之类的人物来做。
“根据统计,如果以民国33年的币值来算的话,一个低阶军官的月饷,只能当民国26年的一块多钱,约战前的30分之1。一个大学教授的薪水,也只合20分之1但人的生存最低条件一旦受到威胁,此一基础便会松动,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