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
只有中条山是的游击根据地。在1938年至1941年初的四年中,日军曾先后八次大举进攻中条山,企图打开这道黄河北岸的防线,向黄河以南进犯。日军的八次进攻都碰了个鼻青脸肿,惨败而回。1941年6月10日中条山失守。
“七七之后,他们几经演变,而组成了东北抗日联军继续作战。直到战争结束,还保有十至十五万之多。其中以赵尚志c杨靖宇c周保中等人实力较为雄厚。可惜赵尚志和杨靖宇都在作战中壮烈殉国。只有他们英勇的故事还留存于白山黑水之间。”
在片中提到了东北抗日联军,却隐瞒了东北抗日联军的主力都是的部队。
东北抗日联军共有11个军,人数最多时有4万多人,其中,第一c二c三c六c七等军是在反日游击队(满州特委领导)的基础上建立的;第四c五两军是在王德林的救c李杜的抗日自卫军余部的基础上建立的;第八c九c十c十一军是在义勇军余部和抗日山林队的基础上建立的。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的军长兼抗日联军总司令杨靖宇将军为党员。
第一军于1932年7月,辽宁省磐石县成立,初时有8支步枪,3枝手枪,几十棵手榴弹。3/5是朝鲜族人,2/5为汉族人。
1932年11月,满州特委派杨靖宇来,被推举为军长。杨靖宇任军长兼政委,宋铁岩任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师1个教导团,共3000余人。
1936年3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成立,王德泰任军长,魏拯民任政治委员,李学忠任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师1个教导团,共2000余人。
1936年1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成立,赵尚志任军长,李兆麟任政治部主任。下辖10个师,共6000人。
1936年9月,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成立,夏云杰任军长,张寿篯任政治部主任(代)。下辖4个师,共1500人。
1936年11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成立,陈荣久任军长,崔石泉任参谋长。下辖3个师,共700余人。
以上各部为满州特委所直辖(即在军中建有党组织),主官全为党员。非满州特委所直辖的部队如下:
第四军,1936年3月编成,军长李延禄(吉林延吉人。16岁投入东北军,1931年入中国。),政治部主任黄玉清,下辖3个师,共2000余人。
第五军,1936年2月编成,军长周保中(1927年7月在武汉加入了中国。),副军长柴世荣,政治部主任胡仁,参谋长张建东,下辖2个师,共700余人。
第八军,1936年9月编成,军长谢文东(投日叛变),副军长滕松柏,政治部主任刘曙华,参谋长于光世,下辖6个师,近1000人。
第九军,1937年1月编成,军长李华堂,参谋长李向阳,下辖3个师,共800余人。
第十军,1936年冬编成,军长汪雅臣(1935年加入中国),副军长张忠喜,政治部主任王维宇,下辖10个团,共700余人。
汪雅臣是东北胡子出身,他的队伍是由反日山林队联合组成,汪雅臣在带领队伍与日伪作战的同时,发现在各种抗日队伍中,只有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在斗争中越打越大,越打越强,也只有中国抗日最坚决。他于1935年春,找到了珠河中心县委的负责人冯仲云等。汪对冯仲云说,我坚决接受的领导,你快把我的部队收编了吧,最好能把我们收编为你们第3军的一部,我跟你们一起抗日到底。冯仲云等经过认真考虑后答复他说:你还是回到五常南山那里去,我们把你的部队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的第8军,你看怎么样?汪雅臣说:你们说咋办就咋办吧,我相信。
193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