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9)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也是本片的制作者之一。

    此集指出日军兵分三路进攻武汉,中路由徐州沿淮河东逼武汉,东路出南京沿长江南岸,由南向北进攻武汉,北路从郑州沿平汉线由北向南攻击武汉。

    在谈到武汉附近的战略地形时,地图上将大别山脉画小了,将武汉以北画成了平原。实际上,大别山脉向西延伸至桐柏山区,大别山位于豫c鄂c皖三省交界地带,近东西延伸。西段主脊高度不大,多在800~1000之间,东段主脊狭窄高峻,有一系列超1000的陡峭山峰,就是地图上所画部分。平汉线在大别山脉的西段穿过,鄂豫交界的武胜关车站就在山区之中。武胜关附近山势险峻,为下鄂入豫的必经之处,咽喉要道。

    片中在解释黄河决堤的决策时说:“在当时对而言,这三个月可是要命的九十天。因为华北这一路日军,假如顺利的沿着平汉路南下,先驰得点攻陷武汉。那么从皖南强行军西奔的精锐部队,势将被安庆西上和武汉东下的两路敌人歼灭于大别山下与长江之滨”

    对于此句,我有不同意见。武胜关附近山势险峻,铁路c公路有几处穿山洞而过。以人力凿穿山洞之处,皆因为山势险峻,道路无法左右迂回之故。日军的坦克c装甲车在这种地形下使不上劲,若在山洞处的山顶及洞后布置重兵,极难正面突破。

    从东绕行,就要绕过大别山东段,从合肥再向南至长江北岸,与从徐州出发的日军走同一路线。

    从西绕行,则必须先向东北,走唐河,下枣阳,过随州,经孝感,西逼武汉。这一路,日军的最大困难就是补给。

    所以,北线进攻之敌的主要任务是牵制性作战,意图吃掉河南的部队。因为在河南平原上的部队被东c南c西三面高山阻隔,很难逃逸。其中邱清泉的战车部队在当年只有经武胜关的一条铁路,若被日机炸毁山洞,就无路可逃了。

    事实上,进攻武汉的主攻日军就是沿长江进攻的日军部队。绕过黄泛区的日军仍然是向西攻击到信阳为止,并未向南攻击退入山区的部队。

    武汉会战双方兵力为:117个师,总兵力达110余万人。日军九个师团,一个旅团,一个支队,35万余人左右,实际一线作战部队20余万人,战略预备队15万人。

    这一次吸取了南京的教训,先行要无关人员撤离。

    冈村宁次的106师团和波田支队从安庆到湖口打了一个月,应该说打得不错。然而老兵的回忆却是败笔。在德安,薛岳的倒八字阵,2个半月,歼敌101c106两个师团3万多人(在大陆的记载中是1万多人,按说伤亡达60以上的部队,已经失去进攻能力,如何能在1个月后重占德安?)

    《武汉会战》歼敌10万7余人,伤亡达225万余人。比淞沪的36:1已大有进步了。

    这次战役,在大陆的记载稍有不同,但歼敌人数与伤亡人数是相符的。

    在这里,日军挖坦克履带上的泥浆稻草的画面在《长沙会战》中又出现一次。

    第十七集《战时文化》

    《热血歌》

    热血滔滔

    热血滔滔

    像江里的浪

    像海里的涛

    常在我心头翻搅

    只因为耻辱未雪

    愤恨难消

    四万万同胞啊

    洒着你的热血

    去除强暴

    《抗敌歌》

    中华锦绣江山

    谁是主人翁?

    我们四万万同胞

    强虏入寇逞凶暴

    快一致永久抗敌将仇报

    家可破

    国须保

    身可杀

    志不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