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9)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寸山河一寸血》中篡改的历史[转帖来自铁血论坛]

    hcxy2000关于转贴前的话:

    很遗憾,因为小说的原因,在书评里已经有了关于国共两党在抗战时期贡献的争论。作者的观点很明确,在抗战的人群里,只有中国人,只有华夏儿女,没有政党之分!

    要抗战,必然需要自身的壮大,以主席为首的人抓住了机遇,也就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人!

    请时刻记住,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人!

    这篇文章是作者在铁血论坛上看到的。里面绝大部分观点我是赞同的。这些观点,可以全面回答目前为国民党鸣冤的问题。

    基于以上理由,请准备再发关于这个争论内容的读者注意,如果你的观点已经在这个帖子里被反驳了,那么我将毫不犹豫地删除你的书评。

    再次说一遍,我是赞同的是这篇文章里面的绝大部分观点,而不是全部观点。

    本文来自铁血论坛,感谢转贴者安倚天

    第六集《最后关头》

    “1935年11月12日,他在国民党五全大会中发表著名的[最后关头]演说,同时提出:‘和平未到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亦决不轻言牺牲!’这篇演说相比于23年,在[敌乎?友乎?]一文中,苦劝日本悬崖勒马的用心,虽然是一致的,但在态度上,则强硬多了。他强烈暗示日本,中国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这篇讲话,使认识到蒋介石还是要抗日的。从此从政治口号中去掉了‘反蒋抗日’,变成了‘拥蒋抗日’。

    “田中内阁在他主持的[东方会议]中所谓[田中奏折],从历史角度看,基本上就不存在其真伪的问题。重点是自从民国18年,南京的[时事月报]首先披露了这份文件,把日本千万言难尽的侵华阴谋,浓缩于[田中奏折]四个字之中,而成为激发当时国人同仇敌忾的传播利器。这一点,蔡智堪还是功不可没的。”

    “1932年,日本在东北成立伪[满州国]。第二年,由于国联拒绝承认,日本便退出了国联。1936年底,再退出与英美签定的[海军限备条约]。”

    77芦沟桥事变

    “219团全体将士,凭着简陋的武器和血肉之躯和敌人在小小的宛平城苦战了23天,他们以鲜血揭开了八年抗战的序幕。一吐九一八以来,积压在胸口的一团闷气。”

    “1937年7月17日,蒋委员长在庐山宣布:芦沟桥事变是我最后关头,我国坚持最低限度立场,但仍希望日本悬崖勒马,不要酿成大错。但日本不予理会战斗持续进行。”

    “1937年8月22日,军事委员会颁布命令,正式收编红军为国民革命军第8路军,后来改为第18集团军历经十年围剿的红军,从此换上了的制服,领取的粮饷和给养。”

    这3万人的粮饷在40年即停止发放。

    “如果说这是自1924年,中山先生容共以来,国共之间的第二度合作,是共赴国难的大势所趋。却也可以视之为国民党另一次灾难的开始。”

    话确实可以这么说。在国难面前,摆脱了国民党的公开打压,由此获得了与国民党平等竞争的机会。在共赴国难的过程中,虽然国民党掌握着国家的政治c经济c军事等资源,几乎要白手起家。但谁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得更好,谁就能获得人民更多的支持。

    若当时国民党能在国家危急关头,放弃一党之私。切实落实中山先生“平均地权”的国策;扶持民族资本,而不是摧残民族资本;实行民主政治,将所有爱国政治团体拉在自己周围。战后的竞争,谁胜谁负,实难预料。

    “南口一役,伤亡人数达一万五千余人。”

    平型关战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