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当时董公官拜前将军,封斄乡侯兼并州牧,要论官位,董公的前将军远在丁原的执金吾之上,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那个时候还没有到现在‘郡郡作帝,县县自王’c‘自还相攻,莫肯念国’的时代,所以吕布虽然与他有父子关系但当时并不是他丁原的私人武装——部曲将领,而是大汉的正规官吏,董公正是看明了这一点所以对吕布以上令下,吕布便自然没有回旋的余地,再有其时甚至连‘前大将军何进,其弟何苗的部曲因为他们的身故都没有了统一的上司,所以他们也都只有按照规矩听从董公的命令’并非唯吕布一人,再加董公有救架之大功,说句不敬的话,当时的皇帝在董公手上,生死予夺,只是一句话的事情,由不得你不从,毕竟当时不像现在,那时候谁也不敢公然反对皇帝。”我顿了顿继续道。

    “另外,董公进京的初期,其名声相当不错。当时的董公擢用了大群名士。乃任吏部尚书汉阳周毖c侍中汝南伍琼c尚书郑公业c长史何飆等。以处士荀爽为司空。其染党锢者陈纪c韩融之徒,皆为列卿。幽滞之士,多所显拔。以尚书韩馥为冀州刺史,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陈留孔宙为豫州刺史,颍川张咨为南阳太守。董公所宠信的将领当时并不处显职,只不过都是小小的将校而已“

    “董公当时也曾率诸公上书,追理陈蕃c窦武及诸党人,悉复其爵位,遣使吊祠,擢用其子孙。陈蕃c窦武乃天下名士,灵帝时为宦官所枉杀,当时天下士人百姓皆冤之,而今一朝得雪;大儒蔡邕,先也因为得罪宦官,徙朔方,会赦得还。五原太守王智奏蔡邕谤讪朝廷;邕遂亡命江海,积十二年,董公进京后又辟之,蔡邕到,署祭酒,甚见敬重。举高第,补侍御史,又转持书御史,迁尚书。三日之间,周历三台。迁巴郡太守,复留为侍中,董公重邕才学,厚相遇待,每集宴,辄令邕鼓琴赞事,邕亦每存匡益,正因为这样,蔡邕才有在董公死时,于王允席上感董公知遇之恩的一叹,以至身被下狱,差点致死。那个时候,董公俨然是个贤臣,是天下栋梁的模样,谁知道他后来会怎么样,正可说‘设使当初身先死,千古忠奸有谁知。’是以当时也不能怪罪吕布以助纣为虐之名。说实话我还真的很怀念那时的董公,如果他能一直那样下去的话或许就能名流青史了,可惜天不随人愿,每没想起当时董公对我的知遇之恩我还是时常铭记于心的。”我有些怀念起来。

    “呵,看我扯远了。”我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

    “听你这么说,那吕布并不是因为财物和前途才投靠董公的了?”张绣释然道。

    “或许多少也有一点因素在里面吧,谁也不是傻子,都有自己的选择。”我笑道。

    “那么为何后来吕布后来又要反对董公呢?”张绣疑惑道,“按道理说董公对他也不差啊。”

    “董公自以遇人无礼,恐人谋己,行止常以布自卫。然董公性刚而褊,忿不思难,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布。布拳捷避之,为董公顾谢,董公意亦解。由是阴怨卓。卓常使布守中合,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再加上王允这老狐狸的诱惑,董公的坏脾气导致了该发生的自然都发生了,最多也只能说吕布是假公济私而已,所以我说吕布多少看起来还是有点像个忠臣,或许他其实更像当个权臣来证明他的价值,而不是一方诸侯。”我解释道。

    “那么为什么现在大家都骂他呢?”张绣很不解。

    “主公你还是太年轻了,政治是个黑暗的东西,打击一方来成就另一方的光辉形象之事难道还少吗?说白了,历史就是由胜利者编写的,如果我们最后赢得了战争,那么就是我们把董公写成霍光再世也没有人能够把我们怎么样,相反还会顺着我们的思路。”看着张绣傻傻的样子我有些发笑。

    “唉,如果真如军师所说那么这世界还真是黑暗,不知道我们还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