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切都在我的预料之中,然而却似乎不在董卓和整个西凉军的意料之中。虽然预料到会出现困难,但是董卓并没有预料到会出现什么样的困难。这显然是缺乏准备的后果,董卓纵然能够解决一时的危机,却不免因此埋下了更深的隐患。

    董卓的入京策略是从废一帝c立一帝开始。

    “听说了吗?董大人要废了皇帝,要立陈留王为皇帝呢”一个西凉军将士小声的嘀咕,“你还别说,昨天我有幸见到了天子和陈留王,天子见了董大人竟然颤颤斗斗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反倒是陈留王年纪虽轻,但是却对答如流,从这点看天子还真不如陈留王呢”“嘘,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天子毕竟是天子,小心被别人听到,这可是要掉脑袋的”一个稍微年长的将军严肃的说道。

    “知道啦,又不是我一个人这样说,最近将士们都在传呢,而且并州刺史丁原这个老家伙竟然向我们下了战书,看来马上就要打仗了,哼,并州军算什么,这会定叫他们知道我们西凉军的武勇!”说罢使劲的挥舞了下手中的长枪。

    老将军苦笑了下,微微的摇了摇头,他心里知道虽然西凉军在边疆镇守多年,而且曾经历过羌族游骑兵那恐怖突袭速度,比起靠镇压手持大棒,衣不遮体的黄巾贼党的地方军不知道要强多少倍,长期的荣誉也造成了一些自傲吧,毕竟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西凉军放眼天下就是比起帝国最精锐的中央军也是丝毫不落下风。但是,事情真有这么简单吗?对方可也是少数的边防军啊,能够替朝廷抵抗匈奴骑兵的并州军会是软脚虾吗?

    对于董卓的这个无谋之举,我实在表示难以理解,既然大权在握,则当生息养民,尽力拉拢朝中重臣,尤其是应该联络地方豪强,这个时候急于建立威信,反而将中立者推到了敌人一方。

    难道他真想当霍光?的确,从现在情况看来,现在的汉少帝很怯懦,而陈留王却显得很有能力,并且当初汉灵帝临死前要立的也是汉献帝刘协,只不过何进为了打压董太后而立了自己妹妹的儿子。所以废少帝立献帝貌似也是忠臣之举,董卓假如要为自己专权考虑,应该立个弱的皇帝才对,皇帝是个白痴才能符合当权者的心愿,他却要立能干的汉献帝,面对的困难可想而知。

    从这一点看,我对于被历史学家妖魔化的董卓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产生了怀疑。从表面上看董卓是权力欲很集中的大臣,但有权的大臣并不等于奸臣,历史上的周公c孔明不都集大权于一身吗?尹伊c霍光也曾有废立皇帝的事情,但是后世不都把他们统称为千古大忠臣吗?从情况上看董卓也不过是和他们类似罢了。

    蔡邕的命运,是面镜子,反映出董卓的为人,不管是说董卓沽名钓誉也好,还是什么其他的也好,面对一个老学者他没有一丝丝不敬,还强行提拔他,你想想一个人不停的威胁你的事,竟然是要提升你的官职。。。(引用一句名言来说,让这种威胁来的更猛烈些吧。)

    综观蔡邕的一生,他反对宦官,吃尽了苦头,后来又因为同情董卓,被王允逼死在牢里。也只有在董卓当政的时代,才得到过施展才华的机会。

    董卓要立献帝的时候,袁绍手握着剑,跟董卓大吵大闹,吵完了拍拍屁股走人了,但是董卓呢,不仅没有追杀他,反而封他做渤海太守,不要说什么董卓听信了什么谋略,对于一个人敢当着一群人的面威胁加顶撞你的人换做是你,你又会如何?什么狗屁四世三公,连皇帝都敢废了的人还在乎那点虚有其表的势力?光这么一件事,看得出董卓是个很大度的人。跟曹操一样,有一种枭雄的气质,成如何,败又如何?倒是后来袁绍反咬一口,做了反董的盟主,显得很忘恩负义。

    三国演义是最妖魔化董卓的小说,就是看演义,董卓这人也很可爱。他看见吕布凤仪亭戏貂禅,先是怒不可遏,但回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