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段公子接着眉飞色舞,滔滔不绝的说起来;

    “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的,确实如此,中世纪初期的欧洲文明也是在不断倒退的。随着罗马帝国的荣光渐渐远去,各种锅炉管道的先进工程技术相继失传,古代的大型公共浴室也逐渐坍塌荒废。中世纪的欧洲人慢慢地没办法像古代罗马人一样畅快地洗澡了。欧洲人不爱洗澡,特别是中世纪的基督徒不怎么爱洗澡,圣约瑟夫在某次布道中提及——他受洗于基督本人,因此不需要再次洗浴,早期的基督徒们曾这一条将此奉为金科玉律,他们也从不洗澡。本尼狄克是个奇怪的修士,他这一生多半衣衫褴褛,几乎不吃什么东西。他有时拙于言辞,有时却大喊大叫。本尼狄克认为沐浴是一种无意义的行为,并且会滋生原罪。公元八世纪,他因为宣扬这一理念而被封奉为圣人。基督教徒们则在十八世纪才摆脱了不爱洗澡的恶名。历史上著名的不爱洗澡的欧洲国王,伊利莎白女王、路易十四都是一辈子不洗澡之人。而罗马帝国崩溃以后的欧洲,一直过的是基本不洗澡的生活。中世纪的欧洲,普通人基本上终生不洗澡,号称是千年不洗的欧洲。只有修道院里为了忏悔才用冷水浴表示惩罚,另外就是为了治病才去洗澡。直到19世纪初,洗澡的人还被看作病人。比如4世纪时一位赴耶路撒冷朝圣的女基督徒,向人炫耀她已经18年没有洗过脸了,因此她觉得自己最纯洁。在中世纪的欧洲,按照天主教会的观点,肮脏的躯体被看作更能接近上帝,不洗澡则成了圣洁的象征!那些有足够勇气长年不洗澡的人,甚至会被册封为圣人!于是许多虔诚的神职人员和基督徒开始了浑身污秽的艰苦修行——圣亚伯拉罕阁下坚持50年不洗脸,不洗脚,最终成功封圣。圣西蒙先生任凭蠕虫在他溃烂的伤口上拱动,也从不清洗,一直到死为止。圣尤拂拉西亚女士主持了一座女修道院,教导出130多个最虔诚的修女,严厉监督她们一辈子不洗澡。法兰西国王亨利四世的母亲坚持一辈子不洗澡,被册封为圣女阿涅丝。直到19世纪60年代,伦敦这座城市还是到处臭气熏天。仅仅因为霍乱,伦敦1849年死了14000多人,1854年死了10000多人,1866年又死了5000多人。城市的排水系统充满了猫狗老鼠的尸体和各类动物的内脏与粪便。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那些文质彬彬的西方近代绅士和淑女,其实都是肉体上充满污垢、头发里爬满虱子的,全仗着香水来解决问题。要是把衣服都脱了,阿Q和吴妈绝对比他们干净。其实这也不能怪他们粗鲁,是因为当时的卫生条件和卫生习惯就那样。而我们中国很早就根据各地的条件和风俗,普及了马桶和蹲坑式厕所。至于贵族的如厕方式,沐浴更衣在我中华历史上早早就成了美好的日常词汇,哪怕在一些洗澡不便的地区,举行一些重要的仪式也都是要沐浴更衣上香,以示敬重。中国古人洗澡的频率比欧洲多得多了。西方人在粪坑里生活了千百年,受尽了肮脏之苦,病死了一半以上的人口以后,乃觉悟到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借助工业革命和侵略扩张抢去的黄金白银,开始普及现代卫生系统,所以直到晚清,中国的赴美留学生到了美国后,他们要每天洗澡,美国人还很奇怪——你们中国人怎么天天要沐浴啊?”那时候,也正是欧美开始转变传统的卫生观念的时代。

    1899年,波斯特尔发明了直落式坐便器。大量盥洗架的制造,使欧美人民习惯了每天洗脸——这项移风易俗之举,已经被有识之士呼吁了数百年。

    1916年后,由于陶瓷工业的突破,现代式样的浴盆开始大量生产,欧美人有了闲钱,有了闲功夫,有了闲欲望,终于感觉到洗澡之乐,于是后来居上,变成了干净人。

    作为法国历史上最知名的帝王之一,他致力于给他的臣民们提供衣食无忧的生活。

    他酷爱打猎,而且每天清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