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语文学 】”我手托银盏,望眼欲穿的看着明月,念起了李白的《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小飞频频点头:“这首还不错,有意境,大气磅礴。”我接着说:“只是没曾想到,我们两个今人不仅见到了咱们今人的月,而且也看了古人的月,只是不知道还有没机会回去看看照过古人的今月啊?”
小飞快刀斩乱麻:“哎呀,紫月,我看你真是有点喝多了,今呀,古呀,绕来绕去,我都分不清了。反正有月亮就好,管它古月,今月的,还是喝酒吃肉,最逍遥自在,你看他们,多开怀呀,你要再破坏兴致,我就叫你古月好了,人家还以为你是古龙的亲戚呢。”迎面看去,果然一阵阵笑语欢歌,迎面而来。看着他们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让我在惆怅之余也觉得好不快活。
于是重新收拾好心情,我也开心的连喝了几十大杯,这并非因为我酒量惊人,而是因为宋朝的工艺还不发达。这里没有蒸馏酒,只有酿造酒,没有白酒,只有黄酒,也就是把米饭蒸熟,放凉,拌上酒曲,密封,发酵而成的酒。所以最高度数不超过十五度,一般在六度左右。那打虎英雄武松为什么那么能喝呢?就是这个缘由。所以连喝酒最为豪放的陆游在诗中表述酒量时,也以“三升”为标准——“山路近行犹百里,酒杯一举必三升。”如此就算海量了。
我们在这宁静,静谧的山中夜晚,觥筹交错c推杯换盏c划拳行令。不知不觉间天色越来越晚了,夜更加黑得厉害,怪石嶙峋,丛林密布,山的轮廓更加突兀,高耸如云,还有那树的身影也是,在夜的掩映下,更加怪异,高大起来。
在清凉而又夹杂着各种花香草味的山风的吹拂下,虽然酒至半酣,仍旧感觉神清气爽,诗意大发,我自以为笑靥如花的对小飞说,不过因为戴着面具,估计笑容很恐怖:“我突然想起林清玄写的《温一壶月光下酒》了,感觉好美,果真在这样岁月静好的山月里,才更能理解其中的奥妙了,特别是这句——将月光装在酒壶里,用文火一起温喝,真真妙不可言呀。”
小飞若有所思了一会儿,叹息的说:“哎呀,只有文化人才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像你们这些朝九晚五的人自然有那种小资情调,当然可以拾月煮酒。岂止月下煮酒,月下煮诗,烹词都可以,你们工作之余,舞文弄墨,吟诗作画,花前月下,天天碧云天,黄叶地,潇洒得很哟,可我们这些人可就惨了,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天天打拼于我们的事业,这宝贵的夜晚就是我们工作的黄金时间,白天呢,好容易偷得浮生半日闲,小酣睡会,累得半死不活的,哪里有时间忙这些,温饱都命悬一线,哪有你们那么休闲自在,逍遥自得哟!”
“好,你说得实在对,不过这酒确实好酒,这透平香果然香气扑鼻,妙不可言,我浑身都透着香气了,”我才不愿意和他死磕下去,好女不和男斗,赶紧转移了话题。
他也来了兴趣:“对于酒,我可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每种酒就如同不同性格的人一般,有不同的滋味,各有千秋,滋味万千。譬如说这透瓶香,如同海市蜃楼,虚无缥缈,可遇不可求。这会仙楼的樱桃酒如莺歌燕舞,黄莺啼谷,清爽无比。丰乐楼的青梅煮酒如衣着绿裙的妙龄少女,轻歌曼舞,望眼欲穿。高阳店的流霞酒如衣着华美,披罗带翠的少妇,风情万种,入味三分。遇仙楼的玉液酒如同筛锣擂鼓的关西汉子,遒劲有力,狂奔乱舞,酣畅淋漓。和乐楼的琼浆酒如同万马奔腾,鲲鹏展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