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胡娇娇疑惑不解的说:“原来这就是直升飞机哟,看起来真是和一只大蜻蜓一模一样,只不过大了许多,没有想到它居然还能飞,真是让人匪夷所思,大开眼界呀,对了,难不成这个什么叫做直升飞机的和上次我们在月牙泉乘坐的那架古古怪怪的飞行器一样吗?不过我感觉从外表看上去完全不同呀,不过难道这个直升飞机一直以来就是这个样子吗?它一问世就是这个样子吗?从来都没有发生过改变吗?这位发明直升飞机的人真是天才呀,他怎么会把竹蜻蜓这么简单的东西发明成这么复杂的东西。”

    小飞正好说到兴头上,于是更加眉飞色舞,洋洋洒洒,滔滔不绝的说起来,算是给那些盲目无知的古代人们免费普及现代科学知识吧:“这任何东西都有发展变化的过程,直升飞机也不例外,最开始的直升机它们采用的动力源是采用活塞式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功率小,比功率低,比容积低。采用木质或钢木混合结构的旋翼桨叶,寿命短,约为600飞行小时。桨叶翼型为对称翼型,桨尖为矩形,气动效率低,旋翼升阻比为68左右,旋翼效率通常为06。机体结构采用全金属构架式,空重与总重之比较大,约为065。没有必要的导航设备,只有功能单一的目视飞行仪表,通信设备为电子管设备。动力学性能不佳,最大飞行速度低(约为200千米/小时),振动水平在025g左右,噪声水平约为110分贝,乘坐舒适性差。第二阶段的直升飞机的动力源开始采用第一代涡轮轴发动机。涡轮轴发动机产生的功率比活塞式发动机大得多,使直升机性能得到很大提高。第一代涡轮轴发动机的比功率约为362千瓦/千克,比容积为2949千瓦/米3左右。直升机旋翼桨叶由木质和钢木混合结构发展成全金属桨叶,寿命达到1200飞行小时。桨叶翼型为非对称的,桨尖简单尖削与后掠,气动效率有所提高,旋翼升阻比达到73,旋翼效率提高到06。机体结构为全金属薄壁结构,空重与总重之比降低到05附近。已采用减振的吸能起落架和座椅。机体外形开始考虑流线化,以减小气动阻力。直升机座舱开始采用纵列式布置,使机身变窄。性能明显改善,最大飞行速度达到200~250千米/小时,振动水平降低到015g左右,噪声水平为100分贝,乘坐舒适性有所改善。第三个阶段的直升机具有以下特点:涡轮轴发动机发展到第二代,改用了自由涡轴结构,因此具有较好的转速控制特征,改善了起动性能,但加速性能没有定轴结构的好。发动机的重量和体积有所减小,寿命和可靠性均有提高。典型的发动机耗油率为036千克/千瓦小时,与活塞式发动机差不多。旋翼桨叶采用复合材料,其寿命比金属桨叶有大幅度提高,达到3600小时左右。翼型不再借用固定翼飞机的翼型,而是为直升机专门研制的翼型,即二维曲线变化翼型。桨尖呈抛物线后掠。桨毂广泛使用弹性轴承,有的成无铰式。尾桨已开始采用效率高又安全的涵道尾桨。旋翼升阻比达85左右,旋翼效率提高到07左右。机体次结构也采用复合材料制造,复合材料占机体总重的比例通常为10左右,直升机的空重/总重比一般为05。对于军用直升机,特别是武装直升机来说,提出了抗弹击和耐坠毁要求。美军方提出了军用直升机耐毁标准il一std一1290,已成为军用直升机的设计标准。为满足这些标准,军用直升机采用了乘员装甲保护,专门设计了耐坠毁起落架c座椅和燃油系统。电子系统已发展到半集成型。直升机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通讯设备c集成的自主导航设备c集成仪表c电子式与机械式混合操纵机构等。机上的电子设备之间靠一条双向数字数据总线交连,通过这条总线可进行信息发射和接收。直升机采用混合布置的局部集成驾驶舱。第一代夜视系统的使用使直升机具备了夜间飞行能力。这种较为先进的半集成电子设备使直升机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